虽说是求贤若渴,可老朋友还是要见上一见。休整过后,刘意直奔东郡而去。她还不让人通报,直奔府邸而去,打算来个惊喜。
结果出来的是陈宫,因为走得太匆忙,以至于鞋子都掉了。
“见过长公主。”
刘意有点沉默,戏志才轻咳几声,努力压下笑意。陈宫低头望着自己那只露出袜子的脚,悄悄缩回去。
“曹公何在”
陈宫忙回,“在营寨,我这就去叫府君回来。”
得了刘意的同意,陈宫跳着脚要走,刘意在后面好心提醒,“阁下不必拘束。”
陈宫听后,独自回去捡了鞋子,套上默默走人。
等陈宫走远,戏志才毫不客气笑出声,“我竟不知,长公主之名如雷贯耳。”
刘意斜睨戏志才一眼,对方笑得更大声,一点都不给刘意面子。
曹操未归,陈宫又去寻人,一时间府邸没了主心骨,几个从事候在堂外不敢上前。刘意捧着胡辣汤,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做得不对。
毕竟这个时代,你登门拜访,是要递帖子的。突然造访,提前招呼都不打一句。遇上一些有脾气的主人,直接关在门外不解释。
她觉得尴尬时,一位妇人在堂外求见。一问才知道是曹操的夫人,姓丁,打扮和一般妇人没什么不同,眉宇间有一股傲气,见了刘意也不慌。
刘意听说曹操的家乡在沛国谯县,丈夫走马上任,家人一起跟过去不奇怪。但是眼下兵荒马乱的,一起跟着反而不妥。更何况东郡也不是块安生的地方。
“见过长公主。”
和丁夫人一起来的还有两个孩子,一大一小,大的看着十七八岁,小的不过五六岁,正躲在丁夫人后面。
刘意让他们几个进来,坐下后两人聊过招呼,刘意首先开了话头,“这两位是曹公之子”
丁夫人点头,大的先站出来,给刘意行礼,“曹昂见过长公主。”
小的有学有样,奶声奶气的,“曹丕也见过长公主。”
这个也字就很有意思,在场大人笑出声,曹丕还以为自己做错了,眼睛巴望着丁夫人,试图让丁夫人救场。
丁夫人倒没有什么薄此厚彼,曹昂是曹操的亡妻所出
,由丁夫人抚养长大,曹丕是妾室所出。总的来说两个都不是亲生的。
曹丕稚气未脱的样子叫刘意想起刘协,刘协比曹丕大些,两人一样懂礼貌,不怕生。见了人昂首挺胸的,想着做好了求表扬。
她多少带了点爱屋及乌的心思,招呼曹丕过来,曹丕眨巴眼,得到丁夫人的允许后,小跑到刘意身边,站在案桌边上向刘意说好。
第一次见面动手动脚也不妥,刘意按下蠢蠢欲动的手,问曹丕在学什么,曹丕学着曹昂的样子,两只肉手抱拳,“学了诗,最近在跟阿父学射箭。”
刘意瞧出曹丕肉手上的伤痕,“不怕疼吗”
曹丕赶忙把手藏到身后,摇着头,“不疼,想和阿兄一样,进军营帮阿父打仗。”
虽然,有那么点疼。曹丕揉着手想。
刘意笑出声,顺势转到曹昂身上,问丁夫人,“郎君正值年少,为何不留在谯县,反而出来吃苦头”
丁夫人自然不会说曹操先前回家差点被捉的事,他们跟着到东郡,不是来享福的,而是来避难的。曹操是以逃犯的身份回谯县,后散尽家财起义。
结果呢,差点被当地郡守活捉了。那会天下还没这么乱,曹操这种行为叫造反。有些族人因此丧命。
“他随大人一个心性,不爱读书爱舞刀弄枪,谯县待不住,便一起跟来了。”
刘意听完看向曹昂,大约是刘意的注视让他紧张,曹昂一张脸都憋红了。
说实话曹昂心里还是有点好奇,他眼前这位长公主看起来和自己差别不大,这般年龄的曹昂在谯县时见过一位,也是二八年华,早早嫁了人,忙着家里生计。
可长公主不一样,左右站着威武的大将军,还会和陈从事一样的人谈话。
跟爹一样可怕。
曹昂小声在心里下了结论,然后说,“我要学阿父,保家卫国。”
刘意还未回答,外头传来爽朗的笑声。曹操大步入内,向座上的刘意行礼,“臣东郡郡守曹操,见过长公主。”
一同跟来的还有陈宫与曹操等人,此刻齐刷刷跪在刘意面前,刘意亲自上前扶起曹操,笑道,“昔日与曹公一别,今日得以再相见,实乃有幸。”
听刘意谈起过往,曹操不免有
些唏嘘,想到当时刘意所赠之物,再听刘意种种事迹。曹操心中起伏,“长公主言重了。”
他来时路上忽闻刘意到来,第一反应是不可能,再想到董卓之事,曹操倒是明白过来。和陈宫讨论刘意此行目的。
毕竟一般情况下,他曹操一个群守,哪比得上刺史。刘意来见他,有没有和刘岱打过招呼,以及刘意找他目的是什么
这一切还得等他见到刘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