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4 / 4)

最后被章邯所杀;又比如孔融扶持汉室之后,反对曹操而被杀;还有唐代孔颖达更是能直谏皇帝,被誉为盛世鸿儒。”

“时间长了,自然也有了些变化。”胡亥绞尽脑汁,将记得的那些都说了出来“等到北宋年间孔子后人被封衍圣公,世代罔替以后,孔家人不必钻研儒学便能被人尊崇敬仰,怠懈也是理所当然的”

“偏偏金人也就是那时候的匈奴频频进犯,北宋的孔子后人为衍圣公,而他的弟弟落入金人手里居然也自称衍圣公后面还有蒙古人南下时也是如此。”

胡亥摊了摊手“后面更不用说啦。”

他耸耸肩膀,直言道“经过那几代人的努力,孔子后人虽有衍圣公之名,但再也难出当今大儒,更多时间都是被朝廷充作吉祥物,而为了保证自己的地位,那些衍圣公嘛”

未尽之语,嬴政也懂得。

不等他说话,胡亥话锋一转“不过嘛”

他朝着始皇帝嬴政挤眉弄眼“在我来的时候,孔家人已经传了八十多代哦”

胡亥摊摊手“至于大秦”

这不是扎始皇帝的心嘛下一秒,胡亥就惨遭嬴政制裁。

胡亥“嗷嗷嗷嗷我错了”

嬴政用完就丢,冷酷无情道“回去做你的功课去,要是再不按时交作业,回头你就不用出门了。”

胡亥“”

正当始皇帝思考应当用何种态度对待孔鲋和儒家学子时,欢喜不已的叔孙通也拉着淳于越喝了好几盏酒“若是咱们儒家能够再起,兄乃是头功”

淳于越勉强笑了笑,面上喜色不多。

叔孙通奇道“你怎么这般态度可是有哪里不高兴”

淳于越沉声道“除去孔鲋,还有数人”

叔孙通恍然“你是担心其余儒生还对陛下不满恐他们发表不敬言论你放心吧有我师傅在,绝不会有人敢闹出事情来的。”

淳于越紧抿着嘴,没有说话。

见他不说话,以为淳于越还在担心的叔孙通忙解释道“孔家周遭住着不少儒生后人,世世代代都是学儒学的,他们素来听从师傅的话语,有师傅命令在,定然不会做出什么不敬之事”

淳于越忍不住道“我担心的就是这个。”

见叔孙通还没有回过神,他沉声叹道“我观陛下之言,有意将百家之学兼收并蓄,并以科举制度打破各家学派之间的壁垒。”

“诸子百家之中,唯有儒家不同。”

“虽前有孔子,后有孟子,另外还有其余圣人相助,但儒家以孔家为尊,孔子后人在儒家之中地位非同寻常,与其他学派截然不同。”

“更有你所说的孔家四周皆为儒家学子”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叔孙通心里一咯噔,莫名有些不安。

淳于越压低声音“始皇帝为始,愿代代皇帝。”

叔孙通面色微变,倒抽了口凉气。

淳于越意味深长道“儒家也想学陛下吗又或是孔家愿为石物而不入仕”

叔孙通额头的冷汗登时冒了出来。

各家学派皆是为了辅佐帝王并推行政治主张而出现,儒家也是如此。只是与别的学派不同,唯有儒家孔子之后连绵不断,且一直被儒家学子视为先师,一言一行皆追随其。

比如叔孙通当年,便是应孔鲋要求入仕。

又比如孔鲋之子,又如其他儒生学子皆是应孔鲋要求而参与科举考试,可见孔子一族对儒家的重要性。

而淳于越提出的问题很简单始皇帝想后人世世代代为皇帝,若儒家大施所长那儒家之首的孔家又是何等地位难不成也想要世世代代成为诸子先师或是说为帝师

那这国最后名为秦国,还是名为儒国孔国

此等诛心之语直接让叔孙通变了脸色,越想越不是滋味。

而淳于越的解决办法也很简单。

要么孔家从超脱世俗的地位上走下来,要么一辈子就当吉祥物再也别进入朝堂。

叔孙通急出一脑门汗。

无论哪个选择,他左右都不是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