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进了这里头。
将浑水搅和的更浑了。
一时间朝堂上风声鹤唳,人人自危,相互推搡,互揭老底,就怕惹事上身。
虽然这个局面,彻底的达成了背后之人的预期,可是最终结果却到底没有如他所愿。
天子震怒,亲自出手将局面稳定了下来。
但这个时候大皇子和二皇子已经刹不住车了。
两方你来我往,俨然是动了真火气。
天子喊停时,双方损失都惨重。
在这场争斗里,大皇子和二皇子元气大伤。
当然,四皇子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周锦钦调查出真相之后,安正帝借着他的手,血洗了上到京城世家下到东南官场好一批人。
生生的拉了一圈仇恨值,得罪了半数官场人。
虽然被坑的很惨,但按理说到底也是为皇帝办事。多少应该有些补偿。
事情处理完之后,四皇子战战兢兢在府里等待宣召封赏。
偏安正帝此时却仿佛失忆了一般,完全忘记了他这个人。
等到血洗朝堂的余波过去。朝堂官员们那被安正帝吓破的胆子又长了回去之余。
重提立太子事宜之时。
安正帝才在臣子们的提醒下后知后觉的想起了,四皇子。
这一提醒可不得了。
仿佛老房子着火一般,安正帝这几十年来对四皇子难得的父爱,也随之被唤醒了,他表示四皇子很好,我很欣赏他,要封赏,狠狠的封赏。
四皇子在安山县一事中居功至伟,虽然手段太过冷血,可功绩却是谁都不能否认的。
随后各色金银珠宝、佳肴美酒一日三趟的往四皇子府里送。
这架势,谁遭得住
这下子有人都开始慌了,安正帝这话是什么意思。
难道是想立四皇子为太子。
这可不得了,简直是要捅破天了。
大皇子二皇子和其他皇子派系的人,难得的同一了战线。
四皇子党必须得打压下去。
达成共识之后,多方人马就开始行动了。
推人上去困难,拉人下来还不简单吗
再说此事还有一个三皇子卡在中间呢
都是一起种树的,没道理不准人摘果子啊
没这个说法啊
于是四皇子就造孽了。
不管是多少年前,不管是表了多少代,凡是沾亲代故,似是而非的案件。
全部往四皇子身上扯。
四皇子、四皇子根本就招架不住。
眼看着四皇子一派的人都快减成个位数了。
安正帝终于出手了,表示虽然四子做事,做的不太靠谱,但是也情有可原,毕竟年纪还小嘛朕原谅他了。
众官员真是x了狗了。
安正帝才没有空管这些臣子心里是怎么想的。
一连四道旨意发了下去。
大皇子,周锦晨封齐王
二皇子,周锦睿封楚王
三皇子,周锦初封赵王
四皇子,周锦钦封燕王
清一色的亲王爵位撒出来,把众人都砸懵了。
这,这到底是几个意思啊
讲清楚啊喂
安正帝佯装不知道手底下的臣子们的试探。将所有的明示暗示都推了出去,直直的装起了糊涂来。
见到安正帝的这个态度之后,大家就知道此事再也没有转圜的余地。
虽然不太满意,但好在也没有糟糕到底。
不过,这件事也不可能就这么简单的就算了。
总得往自己身上巴拉巴拉些好处才行。
于是四皇子就被面壁思过了。
也许是安正帝觉得自己对四皇子的安排已经是自己能做到的极限。
也许是大皇子和二皇子之后的哭诉,让安正帝觉得自己偏心太过。
于是,安正帝终于开始正眼瞧自己的其他皇子。
如今,三年过去,朝堂上已经也没有四皇子的立足之地。
倒是新起来的三皇子派势不可挡,与大皇子二皇子在朝堂上形成了三足鼎力的态势。
时间就在这同窗们紧张刺激的复习中,缓缓的溜走了。
冬日越加冷,风也越来越干燥刺骨。
初初来时,同窗里还有许多同窗不适应。
现在,大家都已经习惯了。
京城的天气虽不同于乐陵,但是算不得多么迥异。
现在离会试还有五天。
林夫子们,也渐渐地减少了大家的课程。下午也难得有两个时辰可以给大家放松放松。
最近的弦确实是绷的有点太紧了。
一张一驰才是上策。
不过夫子们也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