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到后世的那些“砖家”、“叫兽”们会猜测贾政这人外方内诈呢。这有王夫人和贾母两个为他筹谋,他自己只要享受成功就成了。哼瞧着他现在这么一本正经的模样,真是让人恶心死了。
等着王太医到的时候,贾赦兄弟俩,面色都不大好,而且贾赦的眉眼间,带着几许的愤恨,王太医对于别人家的隐私并没有什么要打听的意思,直接地进去诊脉去了。
得出的结论不过是年纪大了,气急攻心之类的,开了方子,让好生地调养就是了。
兄弟俩将王太医送出去之后,贾赦冷哼一声,转头就走,压根儿就没有要搭理贾政的意思。
贾政还觉得自家兄长莫名其妙呢,想了想,便回去荣庆堂吩咐妻子去了。
贾赦回去自己的书房之后,转了好几百个圈儿,快要将在一旁玩儿的贾琏给转晕了这才想出了好点子。
是呀,自己就是个大老粗,有啥困难了,不是还有上面人吗
上面儿是谁,自然地就是皇帝啊。就不提后世之人的分析了,贾赦自己也能感受的当今对勋贵的器重宽厚。
当然了,当今对于臣子们都甚是宽厚。
贾赦自己也不大精通这些折子啊之类的,可是勋贵家里谁不供着几个清客文书的呢
这自然更是其变了,贾赦将自己的意思说了之后,这人便“刷刷”地提笔替他起草了一份折子。贾赦读过之后,果然很是满意。
这是第一次,他对于贾府中的这些干吃闲话不管事儿的文书们另眼相待了。
王五瞧着自家大老爷打量的模样,镇定自如,也并没有一丝地窘迫之意。贾赦瞧着他这副状态,更是感兴趣了。
这人是他父亲留下来的,其他的几位要么是求了恩典,出府去了。要么是去了贾政身边儿,只有这个王五,选择了大老爷。
现下,贾赦虽然有心探究,可是还是正事儿要紧,等着这折子递上去之后再说。
贾赦顾不上还在病中折腾的贾母,怀里揣着折子,出府去了。
听着长子出府了,贾母自己更是气了几分,这个不孝子到底是个啥意思啊竟然撇下病床上的老母亲,自己闲晃去了
贾赦的运气真是不错的很,这次,竟然折子递上去,皇帝就召见了。
当然了,其中周家出了多大的力气,只有周家人自己晓得了。
贾赦带着几分忐忑,带着几分兴奋,随着小黄门去了大明宫。
大明宫的戴权候在宫外,就是等着贾赦的。听着皇帝意思,贾府只怕还是有那么几分圣宠的。
贾赦见着这些太监啥的,并没有什么轻视之意,随意的和平常人一样,倒是让戴权心中生出了几分其他的意思。
怪不得圣人喜欢贾府呢,果然有过人之处。虽然贾赦的名声并不大好。
可是戴权这些人,最是知道“三人成虎”、“积毁销骨”是个啥意思的。
和戴权两个略微地交换了一下视线,贾赦怀里揣着的那个珍珠荷包也进了戴权的袖筒。
他便进去拜见皇帝去了,直到跪到了地上的那一刻,贾赦才后悔了,自己并没有自己以为的那般从容,这下跪啥的,真是让人憋屈的很。好在皇帝对于贾府还有那么点子好感的,也没有要为难贾赦的意思,便叫起了。
贾赦老老实实地盯着前面的那块儿地砖,就像知道是不是真是白玉做的。
瞧着他这副老实的模样,皇帝便收起了要逗弄的心思,问起了折子上的事儿。
“是呀,虽说这是皇帝的恩典,可是我们做臣子,也不能不替皇上分忧。父亲生前曾说过的。只是这几年臣忙着守孝,所以现下有了空闲,臣便递折子了。”
“唔,瞧不出来,你倒是个好的。”
皇帝虽然面上不动声色,可是心里还是高兴的,他虽然宠着臣子,可是臣子们要是太过不识趣,那就让人不爽了。
这有了贾赦出来做标榜,那可不错。贾赦还不知道,皇帝心中已经盘算着怎么将他利益最大化。
这会儿,他只是觉得全身一寒,抖了一下。
“唔,朕知道了,你回去听旨意吧”
没有像自己想象的那般有厚赏,有高官,有升爵这些统统没有也就算了,可是一句褒奖也没有啊。
这实在是奇怪了些,可是贾赦一点儿也没有在卖弄自己的意思,赶紧地谢恩退了出去。要是弄巧成拙,那自己不如一头去碰死算了。
瞧着他还算乖觉,皇帝心中满意了,让人去调查一下贾府现状。
虽然贾府在京中也算是显赫,可是朝中没人了,大家自然地就不大重视了,即便是挂着国公府的牌子,哪又如何
人走茶凉,这并没有啥好说的。
不过,贾府的老二在工部,女婿在翰林院,日后要起来,还得个十来年。
今日贾赦进宫求见了皇帝,而且皇帝还很高兴的消息很快地就传遍了前朝后宫。
大家也不是什么愣头青了,还是谨慎些为好。林如海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