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5 / 6)

元泽地心思便立即地又放在了书上面。

想着明儿就要去甄家拜师了,还真是略微地有些紧张,复又觉得自己毛头小子一样,有些好笑。

摇摇头,点点头的,丫头们也觉得自家大爷好玩的紧,也不敢惊扰到他,捂着嘴,便退了出去。

第二日,倒还真是吴氏挑拣的好日子一般,天气晴好,瞧着隐隐地草绿色,从树丫上泛出,吴元泽也觉得新鲜,就是心情,也是好了许多。又想着今日便是拜师之日,往后总要为自己在这个世上找一个理由,找一份担当地活下去才好呢。

这样一想,更是振奋了些许。底下伺候的丫头们瞧着自家主子这副要去模样,也觉得好笑,可是谁也不敢发声儿,就怕他恼了。

吴元泽收拾好了之后,吴氏自然地就已经摆好了早膳,象牙眼包子,碧粳米的粥,还有两碟子小菜。

虽然身处江南水乡,可是吴家的吃食却是显着些怪异,这小菜可是北方的口味。

吴元泽将这些疑惑压在心底,并不大探究,该自己知道的,总有一日,会知道的

怀着心事,这饭就吃的不是那么个滋味儿,好在他现在年纪小,饭量倒也不大。胡乱地拣了两筷子之后,便搁下了。

瞧着他吃好了,大家也是立时地就收拾干净了。慢条斯理地吃了一盅子清茶,将今儿拜师的各项事宜在脑子里捋了一遍之后,这才起身往仁清巷来。

吴家的马车虽然外边儿朴实的很,可是内里那真是大有乾坤的,这样舒服的马车,真的是小富之家能撑的起的

想着自己这些日子下来,略微地旁敲侧击得来的消息,吴元泽心下更是沉重了几分,就是即将的拜师礼,似乎也没多大的兴致了一般。

吴氏瞧着他的神色有些意兴阑珊,只当他是太过紧张所致,便不停地找些话题,来安慰他。

吴元泽听着奶母的絮絮叨叨,心下也好了许多,面上更是振奋了些,让吴氏放心了。

甄府虽然是乡绅之家,可是因着他的人品,甚多推崇的,是以,这郑重地告之要收弟子了,却也让大家对他的弟子颇为好奇。

可是能收着他的帖子的也不过是那么人罢了,这苏州府王大人便是其中一位。作为本地的父母,来见证一番,倒也是给吴元泽脸上添光之意。当然了,这是甄士隐的想法。

王大人自己也是有些自己的心眼子的,这吴家既然有那位的照佛,若是自己能慢慢地靠上去,那升官儿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么

王家虽然不富裕,可并不缺钱财,再者,有了这高官,厚禄还会远么最重要的是,他要为自己的儿子,后人找条路子不是

总不能一直依靠嫡支吧,即便嫡支的堂兄是个能干的,可是侄儿却是个纨绔啊。

日后,谁求着谁,还不一定呢想着自己每年往嫡支那里送去的那些财务,王大人心下便有一股子地怨气。

听着吴家的公子来了,士隐与的好友便停下了说笑,一本正经起来。众人瞧着他拿腔作势的,也是隐隐地有些好笑。可是为人师者,自然不好一副闲散的模样,大家倒也是能理解的。

吴元泽瞧着这屋里的几位,也不大怯场,彬彬有礼地问安之后,这才在一位花白胡子的老者的主持下,行了拜师大礼。

这事儿甄家准备的郑重,吴家自然也没有半点儿怠慢之意,这拜师礼,也俱是上乘的,而且还是让在座的几位都眼热的东西。

米襄阳的字,赵佶的画儿,广陵散的曲谱,这三样,那样不是价值连城之物,这吴家,竟是大喇喇地拿出了三件儿来。虽说是对着士隐的重视之意,可是众人隐隐地还是有些嫉妒。

瞧着士隐一副得意洋洋之态,大家更是气的牙痒痒了。只是没奈何,这是人家的弟子孝敬上来的,大家也只能叹息了。

品鉴了一番之后,众人也只能压制住心下的痒意,出去吃席了。王大人却是因着衙门有事儿,提前退场了。可是他对着士隐,却是更加亲密了,隐隐地有几分尊敬的意思。

士隐虽然不耐烦与官场中人往来,可是这位王大人的操守还算不错,又有出手抓了拐子,替女儿报仇的恩惠,倒是也能耐着性子,相交一二了。

对着王大人的示好,士隐虽然觉得诧异,不过也不大在意,亲自地将王大人送了出去。复又回到席上,与知己们喝酒吟诗,畅快的紧。

又有收了一个聪慧上进的弟子,士隐更是高兴,没多久呢,他便醉了过去。这主人家醉了,客人们便不好赖着不走了。

纷纷地,便告辞了。吴元泽身为弟子,自然地就要替老师料理这些琐事一二。与甄府的管家一起,将这些客人好生地送走了之后,这才长舒一口气。

甄管家心下也高兴的很,这老爷有个弟子了,可顶半个儿子使呀。若是日后,再将姑娘许给了泽哥儿,可不是正好么

管家想的倒是远,当然了,他这也是揣摩甄士隐的心思之意,这样一想,对着吴元泽更是亲近了几分。

吴元泽也不觉得有什么诧异的,对着甄管家,只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