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1 / 2)

姜英秀把粥送到了,总不能抬脚就走,于是就跟姜家人随意寒暄了几句。

面对姜老爷子都快热泪盈眶了的激动模样,姜英秀还真有几分不自在。

姜老太太倒是表现得十分淡定。她习惯了接受儿子媳妇儿的供奉,并不觉得这样的关怀有多么珍贵。

姜老爷子却比姜老太太清楚。

姜英秀他们严格来说已经不算是姜家人了,人家在腊八节的时候没有缺了礼数,自家人也不能表现得太挫。

于是姜老爷子说着话,就对着姜老太太咳嗽了好几声儿,暗示她给姜英秀带点回礼。

然而,姜老太太干脆装没听到。

占沈春柳的便宜,她不但觉得心安理得,还觉得占不到这个便宜就浑身难受呢

不过,让姜老太太占上这么点儿小便宜,能换来大半年的清净日子和在村民之间的口碑,姜英秀觉得这笔买卖很划算。

你自己心里如何想,别人管不着。

花点儿小钱,把面儿上该做的事情都做到位了,让人挑不出毛病,已经足够了。

刚刚跟二老告辞,转身往外走的时候,就听到许玉莲柔柔弱弱地开了口

“四丫头,这腊八粥熬得喷喷香啊。

你可不能光孝敬你爷你奶,也得给你姥家送点儿去。

这礼数上得做到位了。

咱们老姜家人,可不能让人家说嘴儿。”

姜英秀的脚步顿了一顿,回身笑到

“嗯,三婶儿提醒得是。

你不说,我还真忘了呢。

从小到大都没见过几回我姥娘家人,这遇上点儿啥该想着他们的事儿,愣是想不起来。

这要不是你提醒我,今年我头一回张罗这事儿,怕是真要失礼了。

其实我漏了一趟给姥娘家的节礼倒不算什么,丢了姓姜的脸,让外人讲究咱家,那就是大事儿了。

三婶儿,我谢谢你啊”

热情洋溢地回了这么一番话,姜英秀转身继续往外走。

走了两步又停了下来,回头对许玉莲说道

“礼尚往来。

三婶儿对我知无不言,我也不能见外。

三婶儿,你也别忘了给以前的婆婆家送腊八粥啊。

别让人觉着你攀上了高枝儿就忘了本分了。

咱们老姜家的门风清正,可从来不出那狼心狗肺不讲礼数的人。”

姜英秀一脸阳光灿烂地笑着,仿佛压根儿没发现许玉莲脸上突然变得扭曲的表情,挥挥手,转身走了。

这一趟倒是一直走远了,没再回头。

眼瞅着姜英秀踢踏踢踏地拖着脚步走远了,姜家老宅里,几乎快凝住的沉重气氛菜微微有些松动。

姜家老宅里,姜老太太的脸上的颜色变来变去地变了半天了,这会子都够开个染坊的

“老三家的,你这是长能耐了哈

有腊八粥吃,还堵不上你的嘴

四丫头心眼儿打小儿就实诚,你跟她说啥她就信啥,一点儿都不带打折扣滴

你既然说了应该给她姥娘家送腊八粥,她一准真的会去送腊八粥

那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姜老太太本来只是觉得有一点点心疼,这会儿把这心疼说出了口,不知怎地,蓦然觉得心疼又加剧了十倍

“你个败家娘们儿”

与姜老太太的痛心疾首不同,姜老爷子却脸色灰败。

姜老太太没听出三儿子后娶的这个媳妇儿跟姜英秀俩人之间那些言语机锋,他却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许玉莲是故意当着姜老太太的面儿给姜英秀上眼药儿,提醒姜老太太记,姜英秀不光会对自家老两口尽孝心,也会对自家的姥家人尽孝心;

而姜英秀先是故意“感谢”许玉莲的提醒,暗示姜老太太自己本来没打算带上她姥家的份儿,之所以给姥家送节礼,那全是许玉莲的功劳;

紧接着又故意提起来,按照礼数,许玉莲是应该给她前婆婆也送一份腊八粥的。

这是黑瞎子岭镇本地的风俗。

黑瞎子岭镇地处边陲,附近又有山有水,有深山老林,还算肃静太平。

所以每逢乱世,这一带就是逃荒圣地。

经过逃荒还能活下来的这些人,当然免不了死老婆死老公,鳏夫再娶,寡妇再嫁,在本地风俗之中,都不算什么。

相反,一些古老的礼节,还鼓励当事人跟原本的姻亲保持友好的关系。

不能因为换了伴侣,就把原来的岳父岳母或者公公婆婆给扔到脑瓜骨后头去。

倒是这些年,对寡妇再嫁的排斥现象多了起来,对寡妇门前是非多的认同多了起来,所以,像是许玉莲这种再嫁的妇人,多少是要受到些歧视的。

今儿个许玉莲提起礼数,姜英秀就句句扣住了礼数,反而点出来了姜家众人的心结

许玉莲毕竟是个再嫁妇人。在爱面子的姜家人心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