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分别〔倒V〕(2 / 3)

清穿之重设历史 裁风 4867 字 2024-01-17

很是松了口气对于自家老爹的想法,容若并非没有察觉。

作为一个与皇家沾亲带故又曾在皇帝身边近身伺候的侍卫,他对于康熙的了解不可谓不深,再加上因辞官而改变的君臣关系,两人之间的避讳少了很多,对康熙的了解愈发深了,同时也能感觉的出皇帝最忌讳的是什么,所以他心底里并不赞同阿玛的打算。

可他虽有心却是没有立场也没有资格反对。毕竟不管怎么说,阿玛是为纳喇家的未来考虑必须要选择一个能够给纳喇家带来荣耀的皇太子。比起现在的皇太子,母族姓纳喇的皇长子显然更符合他们的利益。虽然风险很大,但官场就是如此

要么赢,一人之下,无限荣耀要么输,一败涂地,卑若尘埃。

至于中立叶赫那拉的荣耀和尊严不允许中庸

但是幸好,这场赌局的开局权却不在阿玛手里,而在大阿哥手里。

也幸好,大阿哥和皇太子感情甚笃。

“大阿哥要跟皇太子一直好好相处下去哦。”

“那是自然。”胤褆使劲儿点点头,一双猫瞳弯成月牙,“毕竟太子弟弟很可爱嘛”

容若默。

那个拽得二五八万颐指气使唯我独尊高傲凌厉的皇太子殿下用可爱形容真的合适么

“宣皇太子觐见。”

胤礽听到宣召,掸了掸衣摆,迈过乾清宫高高的门槛,从容地进了东暖阁,利落地打千问安:“儿子叩见汗阿玛,给汗阿玛请安。”

“起来吧。”康熙摆摆手,“问行,给太子赐座”

“谢汗阿玛”胤礽站起身,在顾问行搬来的椅子上坐了,坐姿端正地等着康熙训话。

“大军已经出发了”

“回汗阿玛,是。”

“老大随军出征了,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呢”

“这个”胤礽迟疑了一下。

“你我父子,但说无妨。”

“是。”胤礽点点头,“儿子记得去年年底的时候御史王大人提出儿子该出阁读书了,不知詹事府安排的如何”

康熙看着胤礽眼底的狡黠,笑道:“恐怕不止如此吧”

“知儿子者,阿玛也”胤礽撒娇似的朝康熙拱拱手,顺便拍拍马屁,“汗阿玛果然英明其实儿子想去无逸学堂读书,。”

“无逸学堂”康熙皱眉,“怎么想去那儿你堂堂储君之尊,要学的是治国之道,御人之术,怎么能跟常人学的一样”

“可儿子身为皇太子不也需要学习四书五经么”胤礽瞪大眼睛,“况且儿子学个两年就要出阁讲书了,断不会不好好学习,给汗阿玛抹黑”

看着九岁的儿子瞪着大眼睛的可爱模样,康熙心软了,“罢了,朕会考虑考虑。”

“谢汗阿玛”去哥哥曾经呆过的学堂读书,莫名觉得好开心哪

父子俩又交流了一番,就听顾问行跟康熙报说施琅将军已经到了,站在正在乾清宫门口候着。

胤礽想了想,这施琅是台湾郑氏水师的旧将,归顺大清后主张兴建福建水师,以图台湾,只是一直被保守的大臣反对。回味一下顾问行的回话,胤礽立刻反应过来,也就是说,施琅是被皇上传召来的。

莫不是汗阿玛真对台湾起了心思这也不无可能,平定了三藩,始终自称忠于前明的郑家军自然也不能留。只不过大清的水师胤礽不无忧虑地在心里自嘲,那就是个笑话吧

施琅很快被宣了进来,分别给皇上和皇太子行过礼后,便恭敬地半弯着身子垂手而立。

倒是胤礽见其年迈,鬓角染尽了霜华,向皇上请座,康熙欣然应允。

之后,胤礽便好奇的打量着施琅。施琅如今六十多岁了,十三年的安逸生活没有让他好过,反而愈显沧桑。

这是自然的。

施琅差不多是壮年被招降,原本的水中蛟龙,却被困在这四四方方不见海水的紫禁城长达十三年,人生最好的时候几乎已经蹉跎殆尽对于当年的决定,他说不上来到底后不后悔,毕竟他若不降,恐怕连这十三年都没有可归根究底,他还是渴望着那片浩渺无边的海洋战于斯,亡于斯。

“尊候啊,过了十三年,你可还记得那片大海的模样”康熙突然问道。

施琅一愣,离开座位,跪地叩首,“老臣毕生难忘。”

“那朕把福建水师交给你,你可还能让它成为朕手中的利剑”

施琅闻言如遭雷击,颤抖着身子,忘记了规矩,难以置信地抬头直视天颜尽管皇上传召十分突然,他其实并未抱任何期待,失望了十年,他早就学会了抛弃希望。

然后胤礽就见这位年过花甲的老将军突然泪流满面。

施琅低下头,哽咽道:“老臣失态了,求万岁爷恕罪。”

许是被老人的泪水震撼,康熙并未责怪对方的御前失仪,只是稳声道:“你可能办到”

施琅再次叩首,以几乎匍匐于地的姿态,苍老而又带着哽咽的声音莫名震耳欲聋

“臣,万死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