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第73章(2 / 4)

转身去关窗户。

沈霁本只是借机转移她的注意力,但没想到自己轻飘飘的一句“怨言”会让李云杳如此豁出去。

李云杳的“舍身”并未让沈霁欣喜,反而有些懊恼和惭愧,这事整得她沈霁道德绑架李云杳似的,她可真没逼迫李云杳的意思。

她过去从李云杳身后将人搂住,后者以为她已经迫不及待了,不由得心一紧,道“门还没关,你”

“我错了。”

“嗯”李云杳不解其意。

“刚刚是我口无遮拦,我并不想强人所难,也没质疑过你对我的情意。”沈霁将李云杳的身子掰过来,“你知道我这人有时候容易得意忘形、得寸进尺、得了便宜还卖乖反正我不是真的有那个意思。”

李云杳明白过来了,她好气又好笑地盯着沈霁,恨不得将这人的耳朵给揪下来。亏她还做了这么多心理建设,敢情这家伙只是为了逞口舌之快

李云杳松了口气,但又不解地问沈霁“之前你也只是嘴上过瘾,并不想与我亲热”

“我当然想与你亲热啦,可你不是说我应该把心思放在读书上面吗”

其实沈霁夜里跟李云杳同床共枕时,好几次看着李云杳的睡颜,都萌生出将人叫醒,探讨一下这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课的念头。可想起李云杳辅导她的功课,及她肩负的考科举重任后,便又止住了这个念头。

她想,其实她跟李云杳都还未准备好上这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课,如果屈从于本能的欲望,那她还有什么意志去面对更长、更崎岖的路呢

李云杳如释重负般笑了,随即又欺身上前,顺着那喷出的温热的鼻息寻到那柔软的嘴唇,亲了上去。

八月,大雨不止,黄河、汴河也进入了洪汛高发期,朝廷上下不得不为了防范河水涨溢、水淹开封而忙碌。

就在这关头,宫中忽然传出将赵平罢相的消息,震惊了朝堂上下、大宋内外。

“赵相怎么忽然被罢相了”沈霁好奇地向她爹打听。

沈亿陆瞥了她一眼,道“你与他不熟,很关心”

沈霁道“瞧爹这话说得,我以前好歹还喊过他赵叔,关心一下他怎么了况且他这十多年来都是朝中一把手,如今官家忽然将他罢相,也没个由头,让人好奇得心痒痒的。”

“我不是教你要慎言慎行的吗”

“咱们父子俩在自己家里说悄悄话,不会有人知道的。”

沈亿陆道“这可不好说。”

沈霁不解其意,但沈亿陆也没有向她解释的打算,因此无论沈霁怎么旁敲侧击,也没弄清楚赵平怎么就被罢相了。

大家只知道他从一个冠有“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等诸多头衔的宰相,被贬为了河阳三城节度使、同平章事。

“同平章事”全称应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一种虚衔。沈霁先前以为有此头衔即为宰相,其实不然,赵平在被贬之前,他是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加了同平章事的头衔之后,他才是名副其实的宰相。

倘若没有三省长官中书侍郎、门下侍郎、左右仆射或六部侍郎、尚书以上级别,那便算不得宰相。

但赵平与“相”还是有关系的,因为节度使、枢密使等兼任三省长官,又或是挂着同平章事虚衔的话,那便算是“使相”。

当然,使相与宰相虽只有一字之差,但位份却不一样。前者只有虚荣,后者则是手握实权的象征。

不管如何,赵平被罢相这事都成了定论。数日后,赵平将启程前往河阳任职,沈亿陆并未顾及与赵平昔日在赵老大府中当幕僚时的旧情去为他送行,倒是沈霁想着她与赵承宗好歹也相识一场,理应去送送他,便在告知沈亿陆后来到了赵家。

赵平虽然被罢相,但没有人敢小觑他,也不认为他就成了人人揉捏的软柿子,所以大家都还是会客客气气地来给他饯行。

沈霁没有往赵家门前凑,毕竟她再不谙世事也从一些蛛丝马迹里嗅出了这是赵平与赵老二相斗之后的结果,这时候往赵家凑,是嫌她老子的日子过得太安稳了吗

所以她借了窦説的名义将赵承宗请到长庆楼吃酒,为他饯行。

看得出赵承宗这次很是受挫,他喝了不少酒,然后接着酒劲跟沈霁说“最近关于你与令妻的那些传言,你都知道了吧”

沈霁点了点头。

“但我相信那些都是假的,待人赤忱的你又岂会是他们口中那种没有礼义廉耻的无耻之人”

沈霁故作轻松地笑了下“无耻小人的恶语中伤罢了。”

赵承宗拍了拍她的肩膀“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给我传信。”

“一定。”

也不知是否赵承宗趁着赵家还未彻底失势做了什么,关于沈霁的那些流言蜚语在勋贵子弟中传播的势头算是没有刚开始那么猛烈了。

然而眼下这个局势,也无人关心这些。赵平被罢相,那自然而然地就该有人顶上,所以大家都把目光放到了薛正安、吕余庆身上。

政事堂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