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他不在江湖(第一更)(1 / 2)

有些电影很像纯粹的黑咖啡;

拒绝糖,拒绝奶,拒绝伴侣,每一分钟都是支离破碎的味道,杂糅在一起,还有些苦涩

“宁昊哥,你拍过香火,那边的人还用脸盆吃饭”

宁昊小声道“早就不用了”

“诶,陈老师脱离生活太久了”

沈明忍不住接着问“你说那么多人,就没人跟他说个实话吗”

“谁跟他说他是大导演”

沈明若有所悟

这么雷人的一场戏,主创团队真的没有人觉得这场戏特别雷,极其破坏这个短片甚至整部电影的观感吗

可能真的没人跟老陈说实话了连沈明都不敢说

我们的影视工作者绝大部分毫无生活,也不想努力去感受生活、积累素材、开发故事。

国产职业剧,写医生的故事是恋爱,写律师的故事是恋爱,写外交官的故事是恋爱,写警察的故事是恋爱,写创业的故事还是恋爱

为啥因为你让他们实打实的写这些职业工作中、生活中遇到的种种事情,他们写不出来,只能用谈恋爱这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人类共情”来凑剧情。

即便是六六的心术,最后的着力点也只能放在爱情上她还在医院体验生活三个月呢

不是在说恋爱戏不好,亮剑里面也说过我们革命人不是天兵天将,也是有七情六欲的。

但是,恋爱戏不能喧宾夺主,恋爱戏不是你主创无能和不去努力的遮羞布。

徒手攀岩和攀登者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徒手攀岩,电影的最,主人公攀登酋长岩的前夜,甚至要求女朋友提前几日离开,因为他觉得女友的存在会影响自己的备战工作,会让自己心神难以专注。

只有没文化没格局的人,才写得出什么爬山是为了翻越我们之间的一座大山这种肉麻空洞又智障的台词

老傅是个很有激情的人。

酒微酣,忽然大声道“如果把你们这些人凑一块拍一部你好,北京,你们几个会怎么选题”

“怎么拍都行”

“对”

宁昊想了想,回答“那我可能会把自己当年考电影学院的经历拍出来”

徐争点了点头“差不多,我第一来北京,是做话剧巡演,当时我们特别激动”

“小明呢你怎么拍”

沈明想了想“我可能会拍我爷爷跟我说的一段故事,他有个初恋是知青,后来回北京了所以,北京在他眼里代表着初恋”

“不过,他这辈子没来过北京,具体怎么拍,我也没想好”

“”

几个人表情各异,大概没想到沈明居然会从这个角度,一点也不像95后

“不想这些了,咱们喝酒”

接下来就是首映、宣传还有上映

一直忙活到国庆当天,沈明还有吴景作为电影人代表出席阅兵仪式

很兴奋

这几天,别说影视剧,跟娱乐有关的产业都近乎停滞。

彻底被我和我的祖国旋律洗脑

或者就是国庆相关新闻

七十周年嘛

当然要好好庆祝一下

国庆档尘埃落定,9月30日10月7日,八天时间破50亿

然而,对很多影迷和业内人士而言,或许猜中了结局,却没猜对过程。

50亿中,我和我的祖国狂揽22亿;中国机长斩获20亿;攀登者“仅”负责8亿

攀登者居然掉队了

为什么要用居然

因为攀登者从立项起,就是冲着国庆档票房冠军而去的。

吴景、张亦、章紫怡、胡戈、井博然等一众好演员加持的攀登者从一开始就被甩到了第三梯队

有什么把一手好牌打烂的故事

攀登者上映前,拥有史无前例的观众期待值

目前全国最具票房控场能力没有之一的演员吴景;

拥有目前全国最具国际范没有之一的女演员章紫怡;

拥有目前全国黑点最少没有之一的演员胡戈;

拥有目前全国参演电影最具质量保证没有之一的演员张亦;

拥有十年来主旋律电影上映最佳时机没有之一的七十周年国庆档,拥有一个根本不用怎么改写剧本史实本身就质量绝佳的故事。

怎么可能会输

老李我今天就输给你看

话说,攀登者上映后,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跑去指责编剧阿来,后者看了攀登者之后,直接把自己准备的剧本公布了,里面有最关键的一句话登峰是用身体去感触自然界的伟大,感触自己人格与意志的升华。我写攀登者就是写精神,写中国人为什么一定要去攀登珠峰。

反手给了李仁刚一个耳光这个锅,老子不背,爱谁背,谁背

原本不管是国际局势还是喜马拉雅山的环境都可以成为非常好的阻碍,但是李仁刚t不到这里面的任何一个点,他只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