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爱情,中国版的来自星星的你
这么说吧,乡村爱情前三部,收视率排名全国各档节目第三,第一是新闻联播,第二是央视元宵晚会
就是这么刚
尼古拉斯赵四的威力,早已经冲破内地,泰国、英国、美国都引进了乡村爱情
我觉得本山大叔可能看了茶花女,然后想起来做这部剧,小仲马在茶花女里面写过一句话人们总是把乡村和爱情结合起来,这是很有道理的
所以,别说大叔没文化,只是你们不懂
乡村爱情加上芈月传,还有太子妃的活路吗
事实证明,真的没有了
开播前三天,日播量一直稳定在500万左右,连全国电视剧包含网络剧点击排行榜中的前二十都进不去,排名第十的乡村爱情的网络播放量都是太子妃的4倍,看来,太子妃离“火”字还差十万八千里。
“辣眼睛”
这是沈明、彭彭在内的主演们对太子妃的评价
确实挺辣眼睛的,剧组服装、道具太鸡儿扯淡了,前面几集压根没有道具,太子妃的寝宫就踏马放了一张茶几,上面摆放了一枚榴莲
这个,没办法。
与其说象山的道具被赵子龙剧组搬空了,不说说侣皓第一次单独执导影视剧,没做好预算
侣皓心想,既然这部戏都是张鹏的一场梦,何不拍得大胆一点,走现代潮流时尚风格呢
于是请刚刚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的夏振宾,绘画了服装概念图,自己则亲自担任服装设计师,购买各种昂贵的布料,再结合国际时装秀的创意去设计古装,又把场景布置成大红大绿的日系美学风格;
他还买了音乐人王可的四首歌曲以及二十几首配乐,订好了专业的配音工作室
等把这些钱花了出去,侣皓一看账单,卧槽,没钱了
拍摄计划只好大打折扣,砍掉了湖上泛舟的剧情,把马球赛改成了蹴鞠比赛,取消了封后大典,先帝只能存在于口头上,最后北漠攻城战用s贴图技术,特技全靠威亚和鼓风机,请不起太多的群众演员,就拿剧组的人来凑,剧务、茶水、化妆师统统上阵,男三号演了弟弟再贴个胡子演哥哥
至于道具
能省就省,哥们没钱
大写的穷逼
你看,一个不靠谱的导演真尼玛蛋疼
但是呢,丫每天坚持给沈明、彭彭打电话洗脑,不是,应该说反复说着你们要对我有信心太子妃这部剧肯定能引导一股潮流巴拉巴拉
妈蛋,有个毛的信心
日播放量搁那呢
谁都能看得出来,这玩意是一部不会泛起任何波澜的小破剧
连带着,沈明拍余罪都没什么精神了
不敢看网上的评价。
好在这几天拍的都是些日常的琐事两个多月的拍摄,余罪也进入尾声了
“你不是说太子妃不一样吗”
“别急嘛,再等等,这才播放了三集”
“三岁看到老啊网文都有黄金三章之说,我觉得没戏了”
柯明斯基安慰道“其实,侣皓的镜头语言、构图都还不错,算是有天赋的导演”
“大哥,有几个观众知道镜头语言他们只关心你的故事好不好看”
“那你觉得太子妃的故事怎么样”
沈明沉默了一下,其实,他真的觉得这个故事蛮新奇的
男穿女这种设定,他还是第一次看,别跟他说什么,这玩意早在网上泛滥了
他看的都是一些正统的,比方说斗破苍穹之类的打怪升级流。
“再等等”
自来水,一种高级的网络营销
这个名词在大圣归来上映的时候被放大
很正常的行为,大圣归来上映的时候,同期有栀子花开、小时代4
这是对长期霸占市场的那些既没太大观赏价值又没丝毫诚意的所谓商业电影的一次报复。
当一个恶劣的现象存在太久导致大面积观众不满时,正好有“与其相反的化身”出现时就会造成这样的结果。
也就是说某些“导演”不停止,这种活动也永久不会结束。
既表现了电影市场的可悲,也表现国内观众逐渐形成的自我。
一句话烂片太多,老子要看好电影,好不容易出现了好电影,你们居然打压排片
于是,你发一个微博,我发一篇朋友圈,逐渐形成了巨大的效应,这个就叫自来水效应
太子妃升职记现在也享受这种待遇了。
微博、朋友圈,一堆人在转发太子妃的相关新闻
“推荐一部穷逼剧组拍的好戏,太子妃升职记”
“哈哈,老娘笑疯了,太子妃升职记,强烈安利”
甚至还有大v发的剧评
强烈安利一部剧太子妃升职记
简明扼要地介绍一下故事背景,这部戏讲了一个男人的灵魂穿越到太子妃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