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2 / 3)

还闹不出毛病。

崔氏让人去清虚观里外打扫一遍,又把冬日里烤火的熏笼、手炉等物预备好,将清虚观的地笼疏通一遍,那日要烧的炭火也齐备。

贾赦支了五百两银子,去外定下一个京中行头最新的戏班,诸事打点好,亲自礼贤下士去林如海住的小院下帖子请人。

旁人不请,独独请林如海。

贾赦诚恳道“这一班子戏真的十分稀罕,你若不看,必然抱憾终身的。”

去清虚观看戏,老太太也去,现如今的贾赦总不至于在家庙中做出什么荒唐事来。

林如海拱手而笑,仿若春风已及,带着三分暖意。

“大人厚爱,在下岂敢推辞,恭敬不如从命。”

贾赦大喜,这才是上道的青年才俊,他也不是白骂林如海几回,先前林如海那态度,摆明了就是不想搭理自己。

林如海这厢乐意,乃是想着若可以拜会贾母,去未来岳母跟前露个脸也成。

唯一可惜贾赦说此次只有贾母领着两个媳妇进香,他说的这样明白,想必贾敏是不会来了。

第二日荣国府的马车早早来接林如海,常安找出一件前儿才去成衣铺买的大衣裳给林如海换上。

林如海的打扮与素日没几分差别,又让常安多带点碎银,并一些金叶子,主仆二人乘上车往清虚观去。

林如海去时,贾母一干女眷已经进观,男宾都在外面小楼。

贾母没让进去拜见,林如海也不好主动提及。

贾赦等人像是真真来听戏取乐的,看着台上咿咿呀呀唱着一出醉打山门,十分入迷,林如海被咚咚锵锵吵得脑袋发胀。

这些爷们熏的香和道观中的香烛味混在一起,裹着林如海,熏得头晕。

林如海只得借口更衣,自楼上下来,寻个僻静去处暂且透气。

林如海不知贾府此行的目的,但聪慧如贾敏,外加贾赦那个脸上不藏事的兄长,她早已把事情猜出七八分。

贾敏心中还记着仇。

前儿自己不过是就事论事说两句,和那人是什么林如海、李如海有什么相干,哥哥就嘲笑她女生外向。

若自己真遂了他的心,大哥哥指不定就要拿这件事笑他。

贾敏才不会叫大哥哥得逞,趁着大家不注意,自己先披着斗篷溜出来,保管叫她们找不到人,还相看什么。

贴身丫鬟如心捧着手炉紧跟着自己姑娘,惴惴不安“姑娘,您自己一人过来这边,一会儿老太太找你呢”

贾敏冷哼一声,避到帐幔后面,借着帐幔挡风“那便到时候再说,你莫要装了,谁不知今日为着什么”

丫鬟无语,大老爷和大奶奶做的这般明显,谁看不懂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贾敏才十五岁,素来在家中娇养,说话很有分量,她拿着垂在帐幔上流苏,缠在纤细的手指上把玩,负气道

“我看他做什么,岂不是真应了哥哥说的女生外向”

“我看哥哥就是厌了我,巴巴要把我嫁出去”

说到此处,贾敏眼眶又发红。

如心连忙道“大爷历来就是那个脾气,姑娘何须同他置气,一会姑娘只说看不中,太太肯定舍不得。比起那等盲婚哑嫁的,大爷和大奶奶这样用心,怎么说也要让姑娘看到人,姑娘真是有福。”

其实如心说的很有几分道理,贾母巴巴让儿子弄这样一出麻烦事,就是怕把女儿随便嫁了,将来婚事不妥。

贾敏手上仍旧绕着络子“反正都下来了,我一会儿再上去,免得她们拿我取笑。”

说完,贾敏也不气了,见香案上有上供的檀香,既是来叨扰神佛,不上几注香,反而显得不敬。

贾敏拈了三根檀香,在烛火上点燃,插进香炉中拜了三拜。

忽而殿上帐幔一动,如心和贾敏皆被吓一跳。

“你、你是何人”

不等主仆二人找个地方躲避,长长的帐幔已经被人挑开,露出一张温润的脸。

来人似是有几分尴尬,垂着眼,浓密的睫毛也乖顺的伏在面颊上。

眉峰浓而不锐,鼻梁英挺但不见逼人锋芒,唇角被冻得发白,头发规规矩矩盘上,想是未及弱冠,只顶着巾帕。

温润如玉,谦谦君子,此人的通身气韵,与相貌浑然天成,比唱戏扮相的书生清俊十分,和贾赦那等富贵装扮天壤之别。

至于二哥贾政最爱弄些文人风雅,和此人一比,贾政那等强装出来的清高,着实只配得上附庸风雅一词。

贾敏只听那人又道“在下姑苏,林如海,不甚迷路,不知姑娘在此处消乏,多有叨扰,万望海涵。”

如心被吓得不轻,这样僻静的地方,姑娘竟然遇到了登徒子

尤其这幅模样,这样的场景,和嬷嬷们讲的什么采花大盗,如出一辙的套路。如心焦急望向堂外,张口要喊。

温润少年抬眼,眸中一凛,声如冷箭“你若真为着你们姑娘,切莫将此事声张,只当今日在下与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