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的工具成群结伴地下山回家,留下满山新种好的树苗,只待下一场春雨到来,它们便可生根发芽,朝着参天大树的目标前进。
植树活动结束后,葛歌还制定了后续计划
在村里雇了两位叔伯做专职护林员,负责巡视山林;
烧炭厂那边也制定相应章程,每年砍伐的树木要做好统计,来年植树的数量须得比今年砍伐树木数量多一成;
每年三月十二这日定为全村人的植树节,全村人全脱产一日参加植树,日后不管何人任里正,都要按此规行。
三月十三,一队从国都北上,一路浩浩荡荡敲锣打鼓的队伍途径云家集,直奔华新村。
“主子主子”被祖父打发出来寻主子的陈华一路飞奔到砖窑厂,站在葛歌面前激动得是上气不接下气儿“主子,国都的天使带着国君的旨意来了”
与工匠师父们在说事的葛歌一听,便搁下手里的水红色瓷砖“各位师父你们先忙,我且回去瞧瞧。”
陈华性子急,一路不断说要快些快些,幸好葛歌脚程也不慢,很快二人就回到了华新村。
而此时的华新村内,所有听到动静的村民全都围在葛家门口,里三层外三层,堵得水泄不通的。
站在最后面的小孩儿回头瞧见葛歌,喊了声小里正回来啦,前边儿围观的村民便“呼啦”一下让出了路给葛歌过去,等小里正过去后,让出的位置如同水流一般又被合上。
“主子,是国君派来的天使王大人,如今在正厅候着。”已改回本姓的陈用站在门口等着,见她回来立马迎上去小声说清事由“王大人说是国君为嘉奖您在去岁对西南军的支持而发的旨意。”
迈步跨过门槛,听完陈伯禀告的葛歌点头表示了解,径直先去正厅与王大人打照面。
王大人乃是礼部六品侍郎,得了这可是国君与太子都交代了的活计,对葛歌自然也不敢有轻慢之意,笑呵呵地安抚她道“国君有旨意,还请葛里正先去更衣,设好香案,我再来宣旨便是。”
“如此就劳烦大人再稍坐片刻,小女去去便回。”葛歌出了正厅,交代陈伯做好接旨准备,自己则往后院回,后院那儿被找过来帮忙的赵、宁二人与王小茹、文若兰等人也着急地候着,只等葛歌一进来就被摁在那儿任由她们为所欲为。
因葛歌只是一介白身,也无须太多妆点,只是给换了身隆重些的女子衣裳,又梳妆打扮了一番,只用了一刻钟多些便全部收拾妥当。
极少穿女装的葛歌忍住哪哪都觉得不便难受的诡异感觉,衣袂飘飘的红衣少女带着所有人全部到了前院。
宽敞平整的前院里,陈伯也已备好香案,只等今日的主角登场。
“王大人,家中一切已备妥,请您移步。”
被红衣少女惊艳到愣住了片刻的王大人连声应好,从正厅出来,站到香案前边打开圣旨,朗声道“葛歌接旨”
站在他对面的葛歌带着家中所有仆人及在场的王、文两家人齐齐跪下,葛歌沉声应道“民女葛歌接旨。”
“奉国君旨意,今有葛氏女”
垂头跪在最前面的葛歌垂眸听着那一长串的褒奖旨意,两唇抿得紧紧的,心想,她爹这么快就把好儿给她讨回来了
王大人的宣读却还未结束“实乃天下民众教育女子之典范,为表嘉奖,特赐天下第一女里正匾额,赐封县主,封号毓敏,赐良田百亩,黄金百两以示嘉奖”
高声宣读完毕后,笑呵呵的王大人将圣旨合上捧着,朝葛歌道“毓敏县主,接旨吧。”跟在他后头的太监宫女也将赏赐及县主品级的冠服奉上。
“民女接旨,谢国君隆恩。”葛歌磕头后双手高举,接过王大人捧着递过来的圣旨后才缓慢起身,示意家仆上前接下其余赏赐。
等葛歌接完旨,王大人又将在他身后站成两排的八个婢女及打头的两位嬷嬷介绍给葛歌“县主,二位嬷嬷是宫里指派日后教导您礼仪规矩的,其余则是日后伺候您饮食起居的。”
说到这儿又有一个典故,这十人都是太子亲自过问选出来的人,同样是县主,这个毓敏县主的分量可不轻啊
不知内情的葛歌道了声劳国君费心,又与王大人说到“大人一路舟车劳顿,不妨在寒舍暂歇一日再做打算”
如今对方可是有品级的县主,虽不是皇亲国戚,不过王大人也晓得她爹是那个当着文武百官斩杀前朝皇子却没有被罚的葛家茂,哪里敢在葛歌面前托大只笑呵呵地回道“不敢叨扰县主,下官住到镇上驿站即可。”
其实他还带着皇后娘娘安排给大公主的医女、接生嬷嬷及乳母八人,只是不想住人家家里就在云家集中置办了个两进院落的程诺、崔怡岚夫妇前几日已搬到镇上,王大人也是方才问过陈伯才晓得,这会子还要去给大公主送人呢。
见他已有安排,葛歌也不勉强,示意陈伯送上方才就准备好的二百两银票“辛苦大人一路舟车劳顿,这点子心意就当是请大人吃茶。”
“多谢县主赏赐。”这喜钱的规矩王大人还是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