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儿声嘁嘁喳喳,清脆悦耳,九重深宫,变成深谷山麓,回荡着软软鸟雀声。
宫贝奴和淑妃对视一眼,明白是怎么回事,本想开口解释,太后却做出噤声手势,压低声音说“别出声,莫惊跑雀儿。”
太后放轻步子走出宫门,举目是深秋空阔湛蓝天空,没有鸟雀影子。她皱了皱眉,循着声音,来到耳房门前,里面传来鸟雀啾鸣,过了会,皇后含笑声音响起“这次,是翠鸟叫声。”
微莺笑着从屏风后钻出来,歪着脑袋,笑吟吟地说“娘娘又猜对啦。”
皇后嘴角微微往上扬,好像回到少年时。她出身盛京名门,父亲是当世大儒,按理应当家教十分严厉。
可那时她却常常和好友溜出去,去街头听书,城楼斗酒,骑马过斜桥是很久以前事情了,如今想起,恍若隔世。
微莺又钻回去,“那接下来鸟儿娘娘不知认得否”
皇后不知不觉露出淡淡笑容,好像回到了当年。
屏风后声音急促清彻“寂寂、寂寂。”
皇后听了半晌,试探性地猜“是杜鹃”
微莺走出来,晃了晃脑袋,“不是,这是”
“是斑雀叫声。”
宫贝奴和淑妃眨眨眼,十脸茫然。
太后
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脱口而出了。
宫贝奴疑惑地问“姑姑”
太后忍不住又说“咕咕是鸽子叫。”
宫贝奴沉默了,姑姑你是不是在某个奇妙地方开启了天赋
淑妃突然道“难道就跟她说一样,我们家人都是百年不遇骨骼精奇口技奇才”
宫贝奴
门吱呀一声打开,皇后率先出门,看见她们,怔了片刻,随即十分懂礼数地请安。
微莺也跪在地上请安。
太后走过她,没有叫她起身,坐在榻上,垂眸看地上少女。
少女裹在一袭红裙中,眼角淡淡病色,发丝半挽从修长脖颈垂落,不掩弱质,却十分好看。
太后看了半晌,微微笑着“贝奴夸你口技精妙绝伦,神乎其技,本宫还以为是她没见过世面,现在看来,倒是我没有见过世面了,难怪陛下想让你做他雀儿。”
微莺低调又谦虚地垂头装死。
皇后看她被太后罚跪,心中焦急,不自觉拧紧了眉。
太后又问“不过身为宫妃,为何要弄这些奇技淫巧东西”
地上少女突然抬起头,眼神灼灼“禀太后,这是微莺为了日后做打算。”
太后不解道“为日后做打算”
微莺点点头,表情认真“技多不压身,多学几门副业,这样就算我日后失宠了,也可以逗姐妹们开心,赚得一口饭吃。”
她神情太过认真,太后被梗得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本来想数落她不务正业,现在一看,这么早就开始准备副业,这年轻人可太未雨绸缪了。只是别人都在盘算怎么争宠上位,她倒开始为失宠以后做准备了。
这妃子思想有问题。
太后沉默半晌,才说“倒也不用这么努力。”
宫贝奴讽刺道“若是妹妹日后失宠,放心,我会第一个去关照你生意。”
微莺眼睛腾地亮起来“太好了娘娘说话可是当真能不能立个字据”
宫贝奴
为什么这个女人不觉得屈辱,反而这么兴奋她真想在深宫里发展口技事业吗
微莺“到时候就拜托娘娘光照了,娘娘真是个好人”
宫贝奴又沉默了,在遇到微莺后,她常常因为自己不够骚气而被动陷入沉默状态。
太后看不下去,抿口茶“起来吧。”
微莺蹬地一下弹起来,麻溜地找条凳子坐下,揉了揉自己酸痛膝盖。好在她早有准备,穿衣服时候特意让绿蜡给做了两个护膝,才没有把膝盖给跪残。
她抬起眼睛,再次打量这位声名在外东宫太后。
东太后年轻时是个极厉害美人,把先帝一颗心牢牢抓在手心,弄得先帝差点无嗣,前朝后宫都鸡犬不宁。现在纵年华老去,美人也依旧是美。
太后垂着眸,摩挲细腻瓷杯,“听说储秀坊闹鬼了”
宫贝奴脸色顿时变白,疑惑地看着自己姑姑,不知道她为什么要提起这件事。
微莺点头,乖乖巧巧地坐着,看上去又软又乖。
皇后看她掩唇咳了咳,吩咐太监端过来一碗玫瑰露。
玫瑰露又香又甜,微莺捧着碗小口小口喝,宫斗不容易,从大清早到现在,她才喝到第一口水。好在出门时候贤妃就偷偷塞给她和萧千雪一个人一个红豆饼,说是饿了就偷偷吃掉。
她刚刚机智地在屏风后面吃掉了
宫斗姬那你可真是一个小机灵鬼呢。
微莺哎嘿
看她喝得那么香,其他几个人都觉得饿了。美人吃东西样子格外秀色可餐,宫贝奴摸摸干瘪肚子,悄悄咽口口水“吸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