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4 / 5)

儿女成双福满堂 红粟 10737 字 2024-01-13

“哎呀,你又哭个什么劲儿”杨老爷子念叨一句,又宽慰道,“咱们虽然就是普通庄户人,可咱们站得直行得正,海棠真得受了欺负,我老头子破上一条老命不要,也要找个说法回来再说了,咱们都老了,有本事没本事的能看顾她几年你要看看俊文俊书他们几个小子,念书那么用功,说不定真能考出个名堂来,到时候,咱们杨家也改换了门庭,海棠娘家也就有了依靠”

提起几个孙子来,刘老太太也展了颜色,带了些笑意思道“嗯嗯,亏得海棠把几个孩子都送进了学堂,俊文俊书也知道用功,能考出一个来,海棠也就有依靠了。再不济,读了书识了字,也能帮着她料理料理作坊庄子,总比外头的人信得过”

杨连成老爷子看了老伴儿一眼,叹口气摇摇头道“你个老婆子咋说着说着又糊涂了,海棠那些作坊庄子都是林家的将来除了给满儿做嫁妆的,给旭哥儿的,剩下的都是福儿小子的,咱们杨家的小子想要有产业自己挣去他们姑姑供他们念了书识了字,又拉拔着咱们杨家过得宽裕了,这些产业的事儿可别提,海棠是咱闺女不差,不会多想,但谁知道外头咋说再说了,不能惯坏了几个小子,让他们觉得不动手就有现成的差事做”

刘老太太虽然爱唠叨,可心计也不算差的,初听老头子说的话不中听,但一琢磨也就明白了老头子的苦心,倒是没再反驳,只感叹道“我就是想着自家人用着放心好好好,我知道你说的对,就按你说的办还不中”

这里杨家二老商量着念叨着,那边南沼湖的杨树勇和周氏接了杨家送去的信,惊讶过后,周氏一拍膝盖恍然道“难怪那日海棠不乐意那个霍大掌柜,原来议了做官的人家”

“胡说什么”杨树勇瞪了周氏一眼,挥手打发了送信的人回去,回头呵斥道,“你咋说话没个把揽门儿的咱妹妹是什么人你不知道啊若是那时候她就议了这门亲又怎么会不跟你说再说了,你刚刚那话要是传出去,落在别人耳朵里,说成是妹妹私下里往来,岂不是毁了咱妹妹的名声”

“哎,你这人我哪里是那个意思啊”周氏冤枉地辩解着,看杨树勇气咻咻的,连忙道,“好了,好了,我以后说话注意些还不行吗嗳,你说海棠如今这订了亲,接下来还要备嫁妆吧她那里可连个帮手都没有这会儿,湖里的菱角、莲蓬都摘完了,踩藕、网鱼还早,正好有个空当,不如你去一趟看看,有没有咱们帮得上忙的,也好过她自己一个人里外的张罗。”

杨树勇点点头,却道“有老二在那里,跑跑腿张罗张罗的活计比我还强,我去也多帮不了多少了。老二媳妇有小六儿离不开,不如你去住上几日,帮着她理理嫁妆单子,铺排铺排,帮不上别的,帮着她看顾看顾你去,就是踩藕、逮鱼也不用着急着回来,索性帮着她把嫁妆备好了就是帮不上别的,你照应着孩子们些,也能给她替些功夫出来。”

周氏琢磨了一会儿,点头应承下来“成,我去。嗳,我这不去看看还真放不下心来,你说嫁给那么个当大官儿的,海棠也不知道会不会被欺负”

杨树勇倒是对妹妹颇为信赖,摇摇头道“别乱说,海棠不是原来的庄户丫头了,如今也有了三品诰命不说,见识也早就不是一般庄户人家可比的,我旁观着,海棠如今的见识,不比那些官太太差,又挣下了偌大一份家业,嫁过去照样能挺直腰杆儿,怕他怎地”

周氏点点头,不由又想起那日她提亲事时海棠说的那一番话,禁不住打了个冷战也是,别看平日里笑模笑样的,海棠心计够深,心眼儿也够多,吃不了亏

而远在几百里之外的京城,韩喜匆匆走了一趟南直隶,再赶回宫里御前听值。

景顺帝听完政之后,在乾清殿东暖阁批折子。韩喜也不敢打扰,悄无声息地到了皇帝侧后方安静侍立。

一本折子批完,景顺帝搁下朱笔,韩喜恰到好处地递上一杯热茶,景顺帝接了,慢慢拨着茶水,淡淡道“见到朕封的杨淑人了”

“回万岁爷,见到了,奴才还在杨淑人家里用了顿午饭,嗯,这是杨淑人给奴才的荷包”说着,韩喜双手托了个靛青色的素茧绸荷包放在皇帝面前的龙案上。

景顺帝挑了挑眉毛,睨了韩喜一眼,韩喜立刻垂手恭敬道“是两张一百两的银票子”

景顺帝点点头,“唔,看来传言杨淑人生意做得不错倒不是假的。”

韩喜笑着道“杨淑人家东跨院就是制作香皂的作坊,据说用了上百人。”

景顺帝不置可否,端了茶认真地喝起茶来。韩喜在旁边也专心致志地盯着皇帝的一举一动,悉心地伺候着,看着景顺帝喝了两口茶,连忙接了茶杯放在一旁,又立刻递上一块元白的茧绸帕子上去,伺候着景顺帝用了,这才后退一步,又回归到景顺帝侧后方侍立。

坐在书案后边默然了片刻,景顺帝起身走了出来,韩喜亦步亦趋,不急不缓地跟在皇帝侧后两步处,微微弓着腰垂着手。

踱了半圈,景顺帝开口问道“那位杨淑人怎样”

韩喜抬头飞快地睃了一眼,半分不显迟疑道“回万岁爷,杨淑人容貌尚可,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