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自然不会反对。
玉萝坐在屏风前,手拿琵琶,似穿云入月,碎玉舞雪,唱道“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歌声清美动人,回味无穷。
这首是关汉卿的元曲,主要写一个女子送别心上人的情态和心绪,虽然语言简练,但却意味无限。众人听了,不免都调侃的看着谢琰和玉萝,看来这位玉萝姑娘是看上谢琰了呢。
一曲罢,玉萝双眼凝视着谢琰,谢琰饮了一杯酒,淡淡道“玉萝姑娘果然弹的一手好琵琶,今日实在是有幸。”这话说的甚没滋味,全是场面话,玉萝一听,脸上的笑一僵,心里也知晓了几分,之后便安安生生的坐在一旁,再也不纠缠谢琰了。
正堂内,俞学士正闭目养神,楚翰林在椅子上坐着,漠然不言,他可是私底下吩咐了那些阅卷官的。虽然科举是公正的,但是这是相对公正的,而不是绝对的。王首辅得势,冯春有他当靠山这次怎么都必须中
几十位阅卷官各自捧
了十几张试卷走了进来,打头的就是柳翰林,他问道“俞大人,楚大人,下官等人已将众考生的试卷阅完了,请您二人观阅。”俞学士和楚翰林是这次的主考官,他们要将这些中选的试卷进行检查和初步的排名。
若有试卷不妥,罢黜掉再选,初步排名后,他二人要进宫像穆帝禀报,若穆帝看了合适,便正式发榜。
俞学士点头,书吏连忙呈上去。楚翰林也精神一震,连忙看去。各房都选了各十张中选的试卷和五张备选的试卷。俞学士认真翻阅起来,楚翰林也亦然。下面的翰林们只能等着,不敢作声。
“文风雅正,气势不凡,不错。”俞学士看到一篇文章不由点头称赞,能写出这等文章的人屈指可数,俞学士一想,那几个人里面治本经是诗经的好像就郑旭安和谢琰了吧
俞学士心里叹了一口气,嘴上却道“这篇不错,可列第三。”这篇对于新政常有不俗的见解,而且也并非像往常那些士子一般夸夸其谈,而是务实干练之风,对于军事和改土归流都有清晰的认识和真正为国为民的建议,若放此人去地方上,可为是一个难得的干吏。
他是这次会试的总裁,稍有名气的士子过往的文章他都看过,这个文风似乎更像谢琰吧
只是,他已经打定主意了,谢琰和郑旭安一个是寒门一个是世家,都不能拿会元之位。他看过孔跃那篇了,的确不愧是圣贤之后,见解独到,文采斐然。而且他是孔子后人,他若是不点他,那不是让满天下读孔儒圣贤之书的士子难堪吗
程擢虽狂妄自大,但是文采婉约,有唐风宋韵,因多年为太子的幕僚,对于政务的确有很强的敏感性,不同这些士子。若是能比的话,也就刚刚谢琰那篇可以比了。程擢有太子撑腰,他不想得罪,但也不好逢迎,一个第二名,想来能有个交代吧
俞学士排完,拆开卷子一看,孔跃为第一,程擢第二,谢琰第三,郑旭安第四,柳解第五,胡复汝第六,白令致第七,柳晋第八,赵墨第九,白令元第十。
楚翰林
看他排完在一旁看着没做声,并不反对,这时拿出一张试卷道“俞大人,这张卷子不错,有司马相如之风,虽当不得前十,但是一个二甲还可以吧”
俞学士眼睛一眯,别有深意的看了一眼楚翰林,道“自然可以。”这也算是他和楚翰林的交易。俞学士不妨碍他选冯春中贡士,楚翰林也不管俞学士手握大权,排名次。
俞学士看着这些试卷,道“好了,先这样初步定下来吧,待会本官会和楚大人一起去面见圣人,让圣人进行最后的定夺,你们先下去吧。”众翰林皆称是,退下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