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点一点过去,谢琰在育英斋七天的教书生涯也很快结束了,谢琰站在讲桌前,看着下面这堆小萝卜头儿,心里有种不知名的感觉油然而生。
临近下学之时,谢琰对这些孩子说“之前先生我来的时候说过我只教你们七天,院长说明日你们的新先生就到了,以后要多听新先生的话。”
说完,很多小孩子都面露不舍之态,特别是宁臻和许英臣,二人都是眼泪盈盈的。
谢琰看着他们,叹气道“你们哭什么我不仅仅是你们的先生,还是你们的师兄。我们以后又不是见不到了,你们若有时间也可以来诚身斋找我啊,或者来我住的院子找我。”
这群小孩子这才破涕而笑,对于他们来说,这七天和平常是不一样的。谢先生和其他严厉的先生不一样,谢先生不仅仅是管束他们的先生会教知识,还是朋友更是知交,有的时候像家里的兄长一样,对他们鼓励更多。
谢琰离去的时候,宁臻走上前,递给他一样东西,道“先生,这匣子里面是我们给你做的书签,不值什么钱,但是却代表了我们的心意。”谢琰打开,是几张木质的精致书签,上面画着墨竹或是春兰或是冬梅,隐隐带了淡淡的香气。
谢琰点了点头,谢道“你们乖乖的,多勤奋多用功,青云直上,来日可期。”
许英臣笑了笑,拱手道“谢先生吉言,不过我们也要在这里预祝先生金榜题名,蟾宫折桂。明年春闱就要开始了,先生也不要懈怠哦。”谢琰摇头无奈一笑,这些孩子和他玩熟了,也知道打趣他了。
白驹过隙,光阴如水,冬日里的雪簌簌的落在院子里,好个玉雪世界。过了元宵后,京城里越来越多的士子文人到来了,常常有人邀请谢琰去文会雅集,谢琰都一一拒绝了。春闱将至,陆陆续续的读书人都汇集道了京城以待科考。
一时间京城的房价又涨了许多,谢琰披着素色的披风进了屋子,呵手摩擦着想抵御寒气,屋子里王秀娘在纳鞋垫,谢岚趴在桌子上,昏昏欲睡的样子。谢
琰看了皱眉,示意谢岚的两个贴身丫鬟,把她抱回里间睡去。
谢琰坐在王秀娘身边,道“娘,我看最近士子挺多了,房价也涨了许多,不如咱们也把东跨院和西跨院租出去吧”
王秀娘犹豫道“士子毕竟是外男,我们合适吗”
谢琰道“这倒也没什么,岚儿今年才十岁,还小。我们可以把东跨院和西跨院租出去,我记得这两处院子各有角门,咱们把正门一封,让他们进出都从角门过,这样就两不打扰了。”
王秀娘点点头,应承了“好,过会儿我就去使人找牙婆去。”
正在这个时候,丫鬟碧月进来低头道“夫人,公子,外面有几个士子找公子您。”说完递了一个帖子给谢琰,碧月和碧云都是伺候母亲王秀娘的丫鬟。
谢琰接过一看,是一张洒金梅花的帖子,打开一看,原来是柳慎兄弟几人到了,连忙出去迎接。
打开门,正是柳慎几人,谢琰让他们进来,笑道“你们可真不够意思的,今天才来找我。”柳辰还带了自己的夫人和两个儿子。
柳晋在一旁笑笑不说话,柳辰道“诶,这怎么能怪我们呢之前我们就想来京城国子监读书,只是家里事多,过了年才来。”
谢琰给柳辰夫人拱手道“嫂子好,嫂子果然兰心慧质,知书达理。”柳辰的夫人姓曹,面容秀丽,身上穿的一身藕紫色缠枝莲花袄裙,套着藕白色的卷草纹比甲,肩上披着素锦披风,头上戴着两股素银裹梨花簪子和一把月牙形檀木篦,气质温婉。
曹氏笑了笑,领了自己两个儿子道“贤弟多礼了,文淳、文浩,去见见你的谢叔叔。”
两个孩子大的灵秀,小的可爱,奶声奶气道“谢叔叔好。”
堂上王秀娘出来看他们在院子里互相见礼,旁边碧云扶着她。王秀娘嗔怪道“琰儿,这么冷的天,不迎客人们进来,在这站在干嘛”
谢琰连连认错,众人进了正房。因王秀娘在,又是长辈,几人自然是先见过王秀娘。王秀娘笑道“你们都是好孩子,又是琰儿的至交好友,在这里好好玩啊。”
说
完,还要亲自下厨做菜,被柳晋阻拦了“伯母,我们在这里叨扰就已经很麻烦了,怎么能劳烦你亲自下厨。”
王秀娘摆手道“这厨子是只会做北方菜,哪里会做清宁省的地方菜啊,你们来了京城,应该会想念家乡菜,还是我去做吧。”
柳氏兄弟听了,更是不肯了,谢琰也道“母亲,他们才来京城,估计还没尝过北方菜呢,你就别下厨了。”谢琰觉得他和柳家兄弟实在是太熟了,用不着这么客气,便大大方方说了。
柳慎在一旁道“谢兄,我从你这院子里走来,梅花清幽,走廊画阁虽然小,但很是精致。谢兄,这宅子真不错。”
谢琰道“你们来京城,实在是不方便,不如以后就住我这吧。”王秀娘拿出青花罐子里的桂花糖,在一旁喂两个小男孩吃糖,逗趣,她也到了抱孙子的年纪,看了这可爱的小子们,不免眼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