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深深,繁花簇簇,玉燕灰雀翔于庭院之中,蜂飞蝶绕于名花之间,夏日的阳光格外的刺人。屋内蒙学政着一身石青色圆领如意纹直缀常服,悠闲的躺在摇椅上阖眼小憩。
休息完,小厮捧了一个大红洒金的帖子进来,蒙学政端着茶盏,也不喝,在那闲闲的闻着茶香。这茶,是皇上赐的贡茶碧涧明月,此茶产于峡州,香高持久,鲜爽回甘,汤色黄绿明亮,只这香气就够让人心悦了。
那小厮道“老爷,这是今科谢解元的帖子,说是最近有场文会,请了才子名流来,老爷如何打算的”
蒙学政放下茶盏,淡淡道“你去回了吧,就说本官最近忙于政务不能去了,对了,备点回礼去。”
小厮扭头就走,捏了捏怀里的银子,犹豫片刻回头道“老爷,那谢解元说他这次请的不是蒙学政而是山和居士。”
蒙学政眉头一挑,眉间松动了几分,最近的事情他也知道几分,也不知道谢琰得罪了什么人,竟然使出这样狠毒的法子。他还未进入官场,就先感受到了官场的险恶,也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
蒙学政拿过那帖子,看完哈哈大笑起来,这个谢琰果然是个人才。蒙学政本忌讳自己是官身不想沾染这事,没想到谢琰竟然说他请的只是一个淡泊山水的山和居士而已。蒙学政最擅长山水田园诗词,连圣人都曾说过有王摩诘之风,他志得意满,便给自己取了个山和居士的雅号,意含和山水共和睦。
蒙学政脸色带笑,拍了拍手上的帖子“既然谢解元都如此相请了,倒也卖的一个面子,他可说了是什么时候”谢琰当年也是他点的朱衣,他也算是他的座师了,何况谢琰前途无量,去看一看也无妨。
那小厮回道“回老爷,谢解元说是三日之后的百花洲上。”
三日后,百花洲上水风荷香,廊桥渚筑,柳叶妩媚,菱花多情。仿兰亭前碧竹修林,松涛树海,往来者公子才子无数,皆是青袍缓带,或有携美人者,风流无比。亦有达官显贵,沉着威严,让人畏惧。
蒙学政踏着乌篷
船到了百花洲上,恰好碰到了身穿朱红色锦袍、头戴紫金冠的英王世子慕容瑞,大为吃惊“下官见过世子,世子近日可安好”
英王世子也是口苦说不出啊,被自己姑姑逼着来也没办法,他笑吟吟对蒙学政道“本世子还好,听闻蒙大人来日就要荣升大理寺少卿了,恭喜”
蒙学政打了个哈哈,并不想多谈,问他“世子,这次文会是您办的”若是英王世子办的,那么他这次真心不该来。英王虽说是皇亲贵胄,但是他也是藩王,朝臣结交藩王怎么都不好听。
就在蒙学政满心后悔的时候,慕容瑞道“那倒不是,这次是仪珑公主办的,父王让我从旁协助一番。”蒙学政听完松了口气,是仪珑公主办的还不错。
各人分案而坐,坐在高位的自然是仪珑公主和英王世子,再下来是蒙学政和几个知府县令,谢琰坐在中间位置。谢琰很明白,要想从泥淖中出去,还是要靠自己。案上八珍玉食,美酒佳肴,既有鲍鱼香蟹,又有琉璃葡萄,还用白瓷美人瓶插了几束清雅的金菊花。
酒过三巡,不免有人提议说要行酒令,不然无趣,白令元觑了一眼谢琰和仪珑,他这次着意看了这二人,发现他们眉来眼去的,果然有奸情。他看着谢琰,心里有些莫名的意味,他和谢琰自之前就揭下梁子,堂哥也一再警告他。
白令元被堂哥点拨后也知道白家的形势有多么危险,但是看到谢琰还是有着说不出的敌意。还有仪珑公主,他不明白为什么公主向他隐隐表达了意思后又和谢琰在一起了。
虽然他不喜欢仪珑,但是这个女人竟然和自己的死对头有一腿,而且他那次才拒绝了仪珑她就和别人在一起了,身为男子的虚荣心被忽略,怎么想怎么不爽。
白令元提议道“这里有秀山丽水,又有美酒清菊作伴,不如咱们今日就以菊为题来行酒令,若是做不出的就得罚酒喝了。”众人都赞同了,谢琰正想着如何让自己解围,也不在意的点头了。
白令致暗暗警告看了白令元一眼,没说话。白令元没注意到自己堂哥的眼神,兴致勃勃道“在下不才,先来
一首,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蒙学政点点头“清丽多情,有楚风汉韵,居士我也来一句”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有想在文会中大出风头的,不免跃跃欲试。
白令元看谢琰神游其外,面带愁色,不知道在想什么,不由有些气怒。这次行酒令是他提议的,谢琰这幅样子莫非是看不起他
白令元道“我看谢解元若有所思的样子,可有好句子了”众人听了都看向谢琰,想知道他有什么佳作,谢琰成了解元后名满省内,他们也想知道谢琰究竟什么才华才能力压清宁四杰,才胜省内才子夺得的解元
谢琰本在细细想着如何引出话题,却被打断了,看着众人的眼神,眼前的金菊绽芳,碧叶盈盈,不愧是芳熏百草,色艳群英。仪珑倒是不担心谢琰,她相信谢郎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