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第 49 章(1 / 3)

银霜入水,月华漫天,谢琰斜倚在画舫栏杆上呆呆的看着月色。他们几人相聚后便相约到了此处游乐,此处乃是清宁省第一名胜拢月湖。湖碧花繁,宝塔青烟,因形状酷似美人拢着月儿,便得了拢月的名。

因是名胜,士子佳人们常在湖上泛舟、赏荷听笙、观月品茗,谢琰他们自然也不能免俗,故而便租了一个画舫,众人兴致正高,也正好想一观这第一名胜。

柳辰打了一个酒嗝,撩了竹帘出来。见谢琰穿着渚青色的袍子,临风独立,仪态潇洒,清峻卓然。

谢琰听了响动回头,笑道“柳辰兄,今儿可喝的尽兴”

柳辰看他脸上还带着酒晕红霞,得意道“我可不像你,就喝了几杯就上脸了,你刚刚说去茅厕,许久都不回席,原来躲在这里透风,你这样我们剩下的人喝酒都没劲”

谢琰苦笑,那哪是几杯啊那是几坛酒好吗谢琰料想古代的酒度数估计还没现代的高,也没放在心上。可是也不知是以前哪个穿越前辈干的,谢琰喝了第一口嗓子就冒烟了,感觉胸膛被火烧了一般,哪里还敢强撑,便借口尿遁了。

三年未见,不仅谢琰变了模样,柳辰也是。谢琰乍见他还未认出来,柳辰比以前看着沉稳成熟多了,长眉大眼,还蓄了短须。柳辰这三年来,不仅考上了秀才,还生了两个可爱的儿子,还拜了鸿儒为师,可比谢琰顺利多了。

谢琰被他拖进屋子,不过他是打定主意这次绝对不会跟着他们疯了。屋内酒香扑鼻、脂粉正浓,柳晋正和柳辰的好友潘正卿推杯换盏,喝的尽兴。

潘正卿此人出身可比他们好得多,先祖曾是太宗时三公之一太傅,父亲官至正四品知府,出身耕读之家,素有清名。因他和柳辰拜了同一个老师,兴趣相投便成了知交好友。谢琰原以为此人出身官宦之家,说不定心高气傲不好相处,哪想到潘正卿人也爽朗大气,倒也放下了成见。

潘正卿见谢琰终于回来了,道“谢兄,你可躲了这么长的

时间,这怎么说都得罚酒三盏吧”说完就执起玉色酒壶倒了三杯满的放在案上。

谢琰连连推辞,他平时也不是擅长饮酒的人,临近乡试,他也不想出什么岔子。潘正卿性格豪放,但是人生的却有些秀气,肤白长眉,唇红齿白。

柳慎看他二人一个推辞一个劝酒,怕伤了二人和气,便道“潘兄,喝酒有什么意思不如咱们讲故事好玩呢。”

潘正卿道“讲故事有什么意思,不如说些荤话有趣。谢兄,你这次不会还推辞吧”

谢琰暗道荤话有什么了不得的,他连爱情动作片都看过。只是他知晓的那些荤话全是现代的,他就是说出来潘正卿他们也t不到意思。

谢琰清了清嗓子,道“一丈人白日小憩,用被子蒙头大睡,突然女婿到了他的床边,伸手进被子暗解他的裤子。丈人大惊,于是打开被子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女婿,斥骂不已。丈母娘来劝他说你别怪他,他没看清楚,以为是我罢了。”

谢琰说完,柳晋几人脸上都露出了让谢琰怎么看怎么猥琐的笑意。潘正卿却摇头道“这个我已听过了,你们听我这个。”于是潘正卿滔滔不绝的说了起来,听得谢琰咋舌不已。有的荤话可比现代说的露骨多了,看来古人尺度可比他们大多了。

潘正卿说的兴致高昂时,是神采飞扬,口若悬河。谢琰心里佩服不已,这才是老司机啊,就连谢琰也算见过场面的也不由目瞪口呆。

聊完众人兴致还未散,便又各租了两条乌篷船泛舟湖上,夜凉如水,莲叶田田,荷风细细,流萤飞舞。倒让谢琰想起了高中时朱自清那篇荷塘月色,不过这莲湖可比荷塘大多了,碧波层层中点缀着粉白的莲花恰似凌波仙子,乌篷船分花拂叶在莲花湖中穿梭,船头几盏孤灯悬挂于风中。

柳辰站在乌篷船头,手里执着一壶酒,兴致高昂回头对他们道“你么看这莲花簇簇,月色倒映在湖中,难怪李青莲会捞月溺水而亡呢。”

这条船是他们租的,当时大家兴致高都没要船夫都要自己划。谢琰、柳

晋和柳辰坐了一船,柳慎和潘正卿另坐了一船。

谢琰和柳晋正在那奋力的划动桨支呢,虽然到了晚间湖上也不热,但是使了力气不免出汗。看着柳辰一个人在那故作潇洒,还要作诗追忆李青莲。

谢琰不免道“柳兄真是潇洒,倒惹得我二人像你的小厮一样。”柳辰一听,连忙笑嘻嘻过来接替他二人划桨。他们之前也不会划船,好在也算是天资聪颖,没多会儿就摸索透了。

谢琰靠在船上,清月流霜,藕花莲叶间还有许多闪闪发光的萤火虫,谢琰一时兴起便抓了一些放在空灯笼中。他还记得小时候前世在山间经常和哥哥姐姐一起抓萤火虫,以后再也没有这种兴致了。

柳晋在一旁道“我看着莲花满湖,倒想起之前元好问的词,说是世祖在时,大名府有两个彼此相恋的公子小姐,却因家人反对不能结成连理,故而相约投湖。满湖的荷花竞相绽放,并蒂而开,为此鸣情。”

谢琰道“双花脉脉娇相向,只是旧家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