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第三十四章(1 / 2)

宝船上是笙歌慢舞,厅堂里各人穿着显贵,觥筹交错,曾公公手里拿着拂尘站在门外,这时候一个小太监快步走到他面前。

小太监躬着身子,一副老实模样,对曾公公说“王爷已经歇下了,刚刚常侧妃去送了醒酒汤,想来也没什么大碍。”恭王是当今穆帝第五子,朱淑妃所,本就是个闲散王爷,皇帝对他的荣宠也算平平。

前几日有朝臣上奏请诸位成年的藩王就藩,穆帝几个长成的皇子都封了封地,之前穆帝都拒绝了朝臣的请求,只这次竟然同意了。

大皇子荣王、三皇子寿王、五皇子恭王和穆帝最喜欢的皇子六皇子豫王都要就藩,这恭王的藩地刚好在毓州府旁的庆州,所以请了穆帝给了他一艘宝船来庆州了。

如今京中只豫王还没有动身,因为豫王生母继后过几日便是千秋节过寿了,便推迟了日期就藩。

曾公公听小太监回完话,点点头,尖利的嗓子说“你们几个晚上可得好好守夜,若是惹着了王爷,有你们好果子吃”曾公公是自恭王小时就陪在左右的,也是他的心腹。

谢琰看着这宝船缓缓行到他们这条船不远处,甲板上手执戈矛的兵士气势非凡,兵器泛着寒光,让穿着单衣的谢琰在夏夜里莫名感到了寒意。

柳晋走到他一旁,眼里带了严肃悄声对他说“谢琰,你看,个旗子上写的恭王,看来是恭王府的人。”宝船上的旌旗上在月光下果然能看恭王二字。

谢琰之前吩咐了船把子尽量离宝船远一点,沂河上一大一小的船相距甚远。柳辰和柳家其他族人看到了旌旗,也在指指点点,嘀嘀咕咕的。

谢琰心里提着总放不下,好在宝船还是离开了,也没发生什么,仿佛艘船从没有来过一样,谢琰这才放心,招呼众人回去。

谢琰不知道的是没离开多久宝船上就发生了大事,锦屋华帐中,曾公公看着榻上恭王和常侧妃的尸体,惊慌不已,

窗前还有一个黑衣男子的尸体,颈部旁的地上一大片濡湿的全是他的血液。

曾公公缩手缩脚去翻过

人的尸体,国字脸粗眉,嘴角有痣,他也在恭王身边待了这么多年,自然是认这人就是

恭王身边的一个暗卫。

到底是谁杀了恭王曾公公脑子里跳了太子、豫王、荣王的影子。他摇摇头,苦笑不已,他本想着虽不能呆在京城享受荣华富贵,来到藩地仗着恭王也能威霸一方。

没想到竟然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为今之计是立马上报给朝廷处理,只希望皇上和朱淑妃不要赐罪给他,他心里想在想的全是他未来该如何如何。

谢琰回了自己的住处,一间小小的屋子,大圆桌上放的是他这几日刷的题和题的笔记,还有他刚刚练的字。隔着屏风,是一张梨花木大床,左边是黑漆衣柜。

谢琰将放在桌上的灯拨亮一些,他估摸着这时间大约也就是晚上点的样子,想再看一会书再睡。夏日的夜晚格外的热,谢琰拿了一个大蒲扇呼哧呼哧的扇着凉风。

这天气,要是有空调或是冰淇淋就好了。么多穿越前辈过来,都不想着创造这些好东西吗

谢琰学了一会儿,渐渐睡意来了,起身伸了懒腰,打了哈欠,让小厮给他打了热水来就打算上床了。

谢琰绕过屏风打算上床睡觉,却看到左边衣柜下的地上有星星点点的东西,就着窗前的月光一照,却是几点血迹。

谢琰打着哈欠的手一顿,身子一僵,他住的这里怎么会有血迹

谢琰浑身的血液都往脑顶上充,正当他打算叫人来看的时候,一个黑衣人飞快的冲了来捂着他的鼻子和嘴,谢琰正欲挣扎,脖颈上就驾了一把剑。

剑刃如秋霜般寒冷,泛着银光,剑身削薄,谢琰在这危急之时心里还赞了好剑。谢琰被他挟持住,只能认怂,他大好人生可不想中途就没了。

家里还有弱母幼妹要照料呢,谢琰客客气气的对身后黑衣男子说“大侠,你我往日无怨,近日无仇的,能放我一马吗”

黑衣男子说“你说我为何要放过你”

谢琰说“大侠都是为民除害的,我一介书生,良善人一个,大侠自然会当过我。”

黑衣人嘴里嗤笑道

“书生读书人也不是什么好玩意”

谢琰与他周旋,奉承道“是是是,大侠说得对。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尽是读书人,虽说读书人有很多是坏人,可我不是啊。”

黑衣人说“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尽是读书人这句说的好。我本来也没想取你性命,你这书生还真有点呆。”

说完竟然将自己的剑收回了剑鞘,也不理谢琰,自己大摇大摆的坐到了圆桌前,吩咐他说“书生,你去让人送点酒菜来,我肚子都饿了。”

谢琰愣住了,没想到这位大侠真的这样就简单的放过他了,回过神听他这话,立马让人去准备酒菜了。

没过一会儿,小厮就备好了酒菜,叩门问道“公子,酒菜好了,小人给您端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