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储君(4 / 4)

实在是天上光幕的预言,让他忍不住起了窥伺神器的心思,就算记载里他没能成功,也没能杜绝他的希望。

如今却是连尝试的机会都没有,他就宣告失败了。

给祁元诲带来更大打击的还是天子之后的诏书。

皇太子册立,他的金宝、金册、仪仗,以及宫内迁宫等事宜,都要安排妥当,准备工作都要准备起来。

轮到祁元诲和他弟祁元证,就是天子冷冰冰的给礼部下的诏谕,等到宗室考封完毕,将拟好的受封结果呈上来,天子要一道给皇子与诸王王子们赐封。

也就是说,同样是天子的嫡子,祁元询受封皇太子,那真是风风光光,万民同庆。

祁元诲与祁元证,就是凄凄惨惨,沦落到要和堂兄弟一起受封的地步,即便是板上钉钉的亲王,也让人高兴不到哪里去。

好在祁元诲多少能从堂兄弟们哪里找回一点优越感。

根据宗室分封新法,除了各宗爵们的世子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其余诸子,皆要考封来获得封爵。

而且根据身份不同,考封能承袭的爵位也有所不同。

以亲王为例,降袭的话,世子继承爵位后,则为郡王,其余诸子考封,总不能越过世子去吧

是以亲王的其余嫡子,考封的所有项目皆很优秀,最高能承袭的爵位为镇国将军,考得差了,最低为奉国将军;庶子们就没这个优待了,最高则只能为辅国将军,最低就跌出将军品,到镇国中尉去了。

和这些倒霉的堂兄弟一比,铁定会受封亲王的祁元诲,待遇再好不过了。

可是天子给儿子的打击还没完。

亲王、郡王是有王号了,这基本上决定了他们的封地在哪儿。

光幕上说祁元诲是汉王,他想着再怎么样,这封地也不会差的。

可是,谁知道,天子偏就将他封到了云南去,配上这确实是“汉王”的封号,实在是大大的讽刺

祁元诲受到的打击太大,连三弟祁元证没有受封“赵王”北平乃天子原藩,赵王乃天子原号,不可轻封而是受封梁王也不在意了。

别说三弟梁王受封没有同时知晓封地,就算知道了,再怎么样,还能比他的封地更差吗

天子这一套组合拳将所有人都打得目瞪口呆。

前脚给嫡长子封皇太子,后脚就替皇太子就有威胁的弟弟打击了个彻底,天子下手未免也太利落了吧

不过储位已定,国本已立,天子后续做的也不算出格,不值得别人多关注。

相比之下,终于将在宣武年间就疯传的北平将为都给变为现实,将之升格为陪都,名曰顺天府,以北京呼之;又将京师应天府改为南京应天府,这件事可就重要多了。

而且对朝臣和文人们来说,北京为陪都是大事,皇太子将出阁读书,征辟未入仕但有才学的士子入东宫做属官、同时在朝中为皇太子征选文臣、武将做讲官,也是大事。

这可是常伴储君身侧,一不小心就能简在未来帝心的美差啊

作者有话要说虽然周四周五又没更,但是,我努力在补了qaq,总欠章四章还是五章来着,我慢慢补吧orz

一周里面周四周五这两天一般比较忙,不更的时候我会请假的orz,,,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