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学习吧(5 / 6)

用。领导要懂得用最合适的人做最正确的事,因为没有人是三头六臂的,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一个人的时间也有限。

其实,陈知年也不太懂,她还需要学习。所以,林萤光帮她选了经济管理,让她学习如果管理人才,如何管理一家公司。

陈知年建议陈晚秋也学习,“反正你也有时间。”陈知年一直都觉得陈晚秋浪费了很多时间。在陈晚秋跟着莫延的那些年,明明就有时间还有钱,却让时间白白的浪费了。

时间多宝贵了。

多可惜?

不过,只要愿意,一切都不会晚。

多少人几十岁退休后还在学习新知识?像周辞白的外公,已经一把年纪了却还在学习德语,从零开始。

记忆里衰退了?

那就慢慢学,记一点是一点,学一点是一点。

一点一点,积少成多。

几年过去,外公已经能用德语和别人交流了,虽然还不太流利,但也能日常对话。知道陈知年在学习英语和法语后,外公还跟她分享了不少的学习语言的小窍门。

外公不仅仅在学习外语,还在学习新事物,例如也看通讯工程方面的书籍。外公觉得目前只能通话和发信息的手机以后的功能肯定会越来越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手机的依赖会越来越紧密。

外公说,通讯行业是绝对的朝阳产业。为此,外公还拉着陈知年讨论要不要投资。

外公常说:人就要活到老学到老。

时间在过去,年岁在增加,人的阅历和知识也应该随着时间和年岁而增长。否则就真的是白活了。

一个人,只长年岁不长脑子,不是白活浪费米饭是什么?

所以,陈知年希望陈晚秋能多学习。陈晚秋还年轻。不应该把目光局限在男人身上,人生岁月也不应该是一个又一个男人。

她应该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精彩。

人没有努力过,是不会明白努力的快乐,更不会明白努力过后收获的幸福感。

“啊?”陈晚秋傻眼,“我?”

“我不行的。”陈晚秋猛地摇摇头,“我小学毕业,听不懂的。”刚跟着莫延的那年,莫延知道她只有小学毕业后也建议她多学习。

莫延还为她找了学校,让她和一群初中生一起听课、学习。但她根本就听不懂,迷迷糊糊,懵懵懂懂,头昏脑涨。

考试不及格,老师提问回答不上来。

然后在同学们嘲讽的目光中无地自容。

最后,说什么也不愿意再去上学。

“知年,你知道的,我成绩不好。”陈晚秋一脸的为难,不是她不愿意学习,而是她根本就学不入去。

小学时候,陈晚秋的成绩就不好,常常需要把不及格的试卷塞才床底。虽然她爸妈不在意她的成绩,但如果看到她不及格的试卷也是要骂人的。

小学时候,心无旁骛都学不入去,更不要说现在想法多了,分散精力的事情也多了,就更加静不下心来学习了。

陈晚秋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吗?

知道的。

但她打开书本就昏昏欲睡。

“知年,我不是你。”学习对于陈晚秋来说,就是难以翻越的大山,比上青天还要艰难一万倍不止。

陈晚秋宁愿上青天,也不愿意学习。

陈知年很无语,“你不尝试,不努力,怎么知道不行?”没开始就否定自己,没坚持就放弃,要是有收获才见鬼呢。

“你可以去夜校试试。”和一群初中生一起学习,心态不出现偏差才怪。即使科科第一,可能也要被初中生们嘲笑‘老阿姨来抢第一’,更不要说陈婉秋这种次次考试不及格的学渣。

不嘲笑你,嘲笑谁?

而且,初中生正是无知无畏不懂人情世故的年纪,还是把嘲讽别人当表现自己的中二时候。

和这样一群青春朝气的人一起学习,陈晚秋的心态能不崩塌?

虽然莫延是好意,但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

在夜校就不会有这样的心理压力。夜校,大部分都是成年人,不管是交流还是交际都委婉克制很多。

即使嘲讽取笑,也不会像初中生那样直白。

“你可以去夜校学服装设计,或者是造型设计。既然你做服装,肯定就要多了解服装方面的知识布料的选择,色彩搭配等等,你都可以学习一下。”

否则,顾客问‘这布料容易起褶皱吗?’

是回答不知道?

还是回答不起皱?但为什么不起皱?

最后还是不知道。

顾客问‘小麦色的皮肤应该选暖色系还是冷色系?’

不知道?

还是说‘你喜欢,你高兴?’

“知年,我听你的,我报名读夜校。”

陈知年忍住想要翻白眼的冲动,“不是听我的,我只是建议。你根据目前的时间、处境、精力来决定”

为什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