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不同的类型,林萤光性感,陈知年清纯。林萤光的妆容偏成熟和艳丽,而陈知年更适合天真无邪的单纯。
“皮肤保养得不错,还要继续努力。平时要多敷面膜,出门记得涂抹防晒霜、戴帽子,女人的脸就像男人的钱包一样重要。”
林萤光拿起自己的化妆品在陈知年的天上涂涂抹抹,然后和陈知年说起今天电视台的活动。今天的活动是《粤韵风华》,还有了林萤光制作的《粤风采》联合举办的。
林萤光的《粤风采》有一期介绍粤剧的专题,所以就和《粤韵风华》联合举办了这场盛会,让所有的粤剧艺术家,粤剧爱好者们欢聚一堂。
聊一聊过去,然后展望未来。
电视台里请来了很多著名的粤剧表演艺术家,让这些老一辈的艺术家们有机会聚在一起。这些老艺术家们可能经历了失望,甚至绝望,但他们把火种保留了下来,并且愿意为行业培养出更多的传承新人。
电视台也请来了年轻一批的粤剧艺术家们,希望他们有机会向老一辈学习,致敬。也希望他们能学习老一辈艺术家们的精神,继续为了粤剧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粤剧发光发热,让粤剧走得更远。
当然,这样重要的活动肯定少不了粤剧‘发烧友’们,给大家一个近距离接触偶像的机会。粤剧‘发烧友’见大师,不亚于小粉丝见四大天王,激动的心情是一样一样的。
陈知年也算是小小的粤剧‘发烧友’了。
在陈知年出生之前,粤剧属于‘除四旧’的内容,被禁止接触。她很庆幸,在她出生不久,粤剧就成为了艺术,而不是‘四旧’。
村里过年过节都会请粤剧团来村里的晒谷场表演,从年初一唱到正月十五。陈知年和小伙伴们总是早早就来到晒谷场,看演员们化妆。
好看的妆容,漂亮的衣服和头饰,让小小年纪的陈知年明白什么是美。陈知年和小伙伴们向往,想要像这些粤剧演员一样美,想要有漂亮的衣服和头饰。
后来,珠江电视台每天傍晚都会有粤剧专场。陈知年每天放学回来后,就会第一时间打开家里的电视机,小小的黑白电视机,播放她最喜欢的粤剧。《柳毅传书》、《昭君出塞》、《拉郎配》等等。
有一段时间,陈知年很喜欢听粤剧。
不过,阿公阿婆不喜欢,觉得‘唱戏的’不务正业。因为乡下的粤剧团很多都是临时搭建的,平时该干什么干什么,到过年过节的时候就组团唱粤剧。
阿公阿婆当然不希望陈知年学唱粤剧了。但大人越禁止什么,孩子就越是喜欢什么。
陈知年常常一边做饭一边听,有时候还会跟着唱,跟着学。因为没有系统的学习过,所以陈知年并不会转音,她就好像学流行歌一样的学唱粤剧,形像神不像。
有时候,听得入迷了,还会忘记做到一半的饭菜,然后只能饿着肚子上自习。那时候,大家不叫自习,叫自修。
从晚上七点到九点,一个晚读,两节自习课。
虽然九点就能下自修回家了,但路上最少也需要四十多分钟,饿得肚子直唱歌。但那时候好像也甘之如饴。
陈知年和林萤光说起小时候的事,好像还在昨天。
“一会,你可以找粤剧大师合影留念,让她给你签名。”林萤光看着陈知年的脸,“好了。最适合你的妆容,青春无敌可爱。”
陈知年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有些陌生,“姐,真的不是电视台的镜子有魔法?为什么我觉得自己美了不止一个级别?”
皮肤好像阳光下的牛奶,白皙透亮,本就大的双眼神采飞扬。林萤光在化妆的时候,突出了陈知年的眼,淡化了她五官的小巧,让她看起来大气却不失青春。
“姐,你的手艺真好。以后你不做主持了,可以帮别人化妆。”
林萤光挑眉,“你这是夸赞?”
陈知年眨眨眼,迅速换一种说法,“我是说,你可以开一所教别人化妆的学校,美容美发专业学校。”
林萤光笑着摇摇头,“我还是继续做主持吧。让别人来给我化妆。”
“走吧。我介绍一些人给你认识。”林萤光拉着陈知年的手走出化妆间。不少人问林萤光‘这是谁?’
看陈知年的脸,还以为是台里新来的新人。
“我小妹。”
陈知年只要扬着清纯可爱的笑脸,笑盈盈的和别人打招呼就好。
见到女的一律是,“姐姐好。”
见到男的,不管年纪,一律都是,“哥哥好。”
“阿年,今天很漂亮。”周航飞想要摸摸陈知年的头,又担心弄乱她的发型,只能拍拍她的肩膀,“今天的阿年好像成熟了几分。”不再像一个刚刚出校门的无知无畏的学生妹。
不过,眼睛依然纯净,眼睛里依然是满满的年轻人特有的活力和朝气。
“这条裙子”周航飞看向林萤光,陈知年身上的这条秋冬连衣裙应该是林萤光的。当初,他们一起在意大利旅游的时候,林萤光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