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的说明了。
与其说这是一份甲方给过来的需求,倒不如说是一份非常贴心的操作说明,完全都不用动什么脑子就能直接做出来。
那个研究生等了半天,看负责人迟迟不做声,终于壮着胆子问“老板,您觉得这些步骤可行吗”
负责人捏着那些资料“我明天做一遍再说。”
按照实验室约定俗成的规矩,这种小项目都是给学生练手的,好一点的导师会分润一部分好处给学生,稍微苛刻一点的,一分钱不给,学生一样要感激他给机会。
他们这个材料实验室,负责人算是很公允的,做项目的经费很少克扣,真正做事的人,也能拿到相应的报酬。
但是,这次这个项目实在有点古怪,能被负责人直接拿过去,研究生反而松了一口气。
负责人的神情却很凝重。
就像这个研究生感觉事情不对一样,他也觉得,这事很不寻常。
通常来说的校企合作,除了那种真正资金雄厚的企业,其他多半都是企业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然后向研发实力更强的高校寻求合作,提出自己的需求,拿出一定的经费,然后听天由命。
而二十一世纪初,企业老板多半都是当初那些胆子大眼光好的,这些人或者商业嗅觉敏锐,或者能拼肯干,或者就是单纯的运气好,但是多半在门槛比较高的技术领域水平有限,就算提需求,经常都提得乱七八糟,需要很费力的沟通才能稍微理顺。
偶尔碰到几个专业出身的领导,多半也长期脱离一线,就算合作起来比跟那些门外汉顺利,但到底,主要的研发工作还是放在高校这边。
但是像这种直接把提需求变成工厂式下单的,这个实验室的负责人还真是第一次见如此详细的制备工艺介绍,多半都是实验室已经把项目攻关完成,对工厂下订单的时候,才会这么写的。
他倒也没有觉得受侮辱,只是觉得非常有趣。
第二天,当他根据那套工艺流程,还真做出了类似性质的材料的时候,这种有趣,就彻底变成了震惊。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