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外戚外戚(3 / 4)

临江王牵扯上,所以过些时日我会安排你们出宫。”

红绡咬咬嘴唇,最终说“婢子听从主人的意思。要是主人但凡有任何差遣,只要将玉佩印记在茶楼酒肆显现,奴婢们自会出现。”说完恭敬的磕了三个头,推出了殿中。

阿娇坐姿都没有变,继续看着手里的竹简。

翌日,薛植果然来到了东宫,阿娇就在大殿召见了他。楚云和四姝随侍在四周。大汉虽然对女子没有那么多束缚,所以妇人也是可以见客的。

薛植和五年前面容变化不大,但是气质却是有天翻地覆,现在是伟岸的男子汉了。

薛植进殿后,给阿娇行了一个大礼,眼观鼻,口中道“植给皇后殿下请安,殿下长乐未央。”

阿娇微微一笑,道“南襄侯请起。息县一别,君侯际遇已是天翻地覆,可见老天还是会青睐勤奋之人。”

薛植跪坐道“都是殿下厚爱,否则植还不知如何。”的确,当时去了屯兵,听到堂邑翁主的名头,屯兵校尉都是另眼相看,机会也比别人多。

阿娇笑笑,不再推脱。说起另外一件事,道“君侯府邸可建好可有不便之处”

薛植忙道“回殿下的话,还未建好,府邸为朝廷组建,并无不便之处。谢殿下恩典。”

“那就好,你初到长安,如有不便,可去找如意宅之人,他们会安排好的。”如意宅是她明面上刘彻赏赐的,不用白不用。

“诺。”

阿娇随意问了一下他的家人、回忆了一下息县的趣事,就让他离开了。

等椒房殿那边开始迁宫之后,阿娇就准了盖侯夫人及武安侯夫人之请,准许入宫。

盖侯夫人李氏,武安侯夫人盛氏同在长安城内,阿娇早就见过不少次了,以前她为翁主,无心刘彻,而两家为皇家外戚,碰到了最多寒暄两句,不似前世,她早早的为太子妃,断绝了两家的青云之路,两家早就看不顺眼。

而这世,他们看不顺眼,却又失势过快,更是因为王儿姁,和王娡不虞,所以即使再不欢喜,她们也要在她跟前完完整整、恭恭敬敬的磕头。

李氏和盛氏本来以为陈阿娇为免礼,就想着敷衍两下。

阿娇低下头,这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就是她们求人的嘴脸。

楚云闻雅歌而知弦意,怒斥道“两位侯夫人就是这么对皇后殿下行礼吗看来是贵府没有人教礼仪呢”

李氏和盛氏面有怒色,但是楚云只是冷冷的看着她们,道“要是侯夫人不知晓,不如回去弄清楚了再进宫。或许请礼仪教授专门教授。”

李氏刚想发怒,盛氏扯扯她的衣袖。李氏深吸一口气,说“还请皇后殿下恕罪,以往见陛下和太后之时,并没有如此,所以有些生疏。”

阿娇还是不做声。

李氏和盛氏看着楚云不耐,相视一眼,乖乖的继续他们三拜九叩恭敬的完成,但心中着实恼怒他们可是皇太后的母家,陛下的亲舅母,陈阿娇竟然如此待他们,一点颜面都不给,以后一定要在皇太后面前重重的告状。

可是想想皇太后现在还在生气,根本不见她们。她们只好忍着屈辱行完礼。

阿娇穿着玄色的皇后服饰,头插双凤戏珠鑚,庄重而威严。她坐的地方本就是大殿正中央,而高于普通殿面,俯视这李氏和盛氏,也将她们的不甘尽收眼底。

难道她们就是俗话所说的贵人的心,下人的命嗬,不喜欢她,却要恭敬的给她行礼,真是痛快啊。唔,想想前世,她顾忌着刘彻和王娡的面子,她们可是一次都没有做到完整的给她这个皇后行礼啊。

终于看到她们跪着脸色都青了,才轻笑出声,道“哎呀,两位侯夫人快请起,本宫再忧思母后,才没有注意。两位侯夫人果然是礼仪之人,母后教导得好啊。”

李氏和盛氏起身的时候,差点没有站稳。养尊处优这么多年,早就不如先前未发迹之时的粗糙了。听到阿娇的话,差点气晕过去。谁稀罕这礼仪之人的名头她这话既出,只怕即使在皇太后面前告状,皇太后也无斥责的理由。

不是说堂邑翁主最是无脑的一个人吗做事率性而为,飞扬跋扈,现如今竟然用话堵住了她们。难道她不怕皇太后生气吗她们可是皇太后至亲。

阿娇还嫌气她们不够,漫不经心的说“两位侯夫人特地进宫给本宫行如此大礼,说起来还是本宫被陛下册封为皇后之位之后特地到东宫行礼的第一家呢。两位侯夫人果然不亏是太后族人,知礼知节。皇太后知晓,并且倍感欣慰。”

其他王公贵族自然也是想的,但是一来她没有心情,二来宫内外有许多事情需要做,许多事情要策划,没有空余时间。所以递牌子想要觐见的,她一律推拒了。

听到这话,李氏终于忍不住,道“皇后殿下,臣妾可是陛下的亲舅母。”

阿娇抬起头定睛看着她们,李氏和盛氏只觉得阿娇的眼光都要刺痛他们的肌肤了,不由得一缩。这才发现,以前印象中的少女已经是一国之后了。以前就气势凌人,高傲的厉害。可是却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