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废话直接道“快去罢,莫要误了大人的事。”
台子已经搭好。
林怀仁站在台上,正激昂的说着什么,地下议论纷纷。
“水患刚退,天气炎热,如今尸横遍野无人管。我松林县内商贾富绅皆仁义之辈,见之心有不忍。且知道大家伙糟了灾日子不好过,只要大家帮着火烧掩埋那些死于水患的灾民,他们愿意以灾前粮食价格的半价,赊借给米粮给大家,借出的米粮只要两年内还清便可。”
他的声音刚落下,地下的声音更是纷杂起来,全是不敢置信,在他们看来这些都是奸商,水患来了,这群人可是趁着水患大发了一笔民脂民膏啊。
他们不信这样的奸商会有这么好心愿意借粮食给他们,生怕又是什么陷阱。
百姓们的指指点点,何掌柜几个粮商脸色都不是多好看。一个个都还得笑,真是说不出的憋屈。若不是封了城不让出去,谁愿意搭理他们,还借粮,不刮一层下来都是好的了。
人群中的李大舅得了授意,高声喊道“林大人,我们帮着火烧掩埋城外的尸体,真的就可以借到粮”
林怀仁斩钉截铁到“没错。”
李二舅跟着问“真的只要两年内还清就可以不会半道涨价催还吧”
“自然不会。”林怀仁说着看向一旁的商贾富绅们。
何掌柜等人忙道“哪里的话,自然是不会的,我等都是真心实意的。”
林怀仁看向底下熙熙攘攘的百姓们“你们都听到了吧,本官也向你们保证,绝对不会半道涨价催收,只要两年内还清便可。”
“大人英明。这事儿我做了”
“我们也是。”
“我也愿意”
有人带头,大家伙也都纷纷表示愿意帮着火烧掩埋那些腐烂无人管的尸体。
“好,好”林怀仁激动不已,连连说好。陈旻送过来的那些良策总算是用得上了。这般想着,忙吩咐一旁的县丞和主簿协同各家账房处理米粮赊借记录的事儿。
百姓们很激动,有了粮食,干活也就更起劲儿了。
一天的功夫,县城周围的尸体都被清理干净。
派到各村散消息的人也会来了,当天陆陆续续又多了不少人加入。附近村人借到粮后,便开始火烧掩埋各自村子周围那些无人收敛的尸体。
之后,便是浓烟滚滚。
又过了几天,粮食到手便有人开始懈怠,就连商贾富绅们也都想后悔了。然而,就在此时,横摇县突发瘟疫,惊动了府城被一把火烧绝的消息传来。谢无垠又让掺合在敛尸队伍中的李家人同人闲聊,说疫病什么时候不来,偏偏水患过后来,说可能就是因为尸横遍野,再加上烈日暴晒,腐烂发臭无人管才会生出瘟疫。这种不肯定的疑惑,更能触动人心。只要在百姓心中洒下疑惑的种子,本就如惊弓之鸟的百姓们自然而然的就信了。
那之后,无人再敢懈怠,商贾富绅们更是比之前还要积极,生怕百姓们懈怠不干活,生怕松林成为第二个横摇。
会这么老实,不只是因为横摇,最重要的是他们发现自家宅子周围多了很多盯梢的人。
商贾富绅们都认定这是林怀仁做的,压根不敢轻举妄动。
半个月过去,砍秃了几座山,尸体总算被清理干净,又铺撒了石灰水。
腐臭味这才也慢慢散去。
就算如此,整个松林县也没有放松下来,各家医馆药铺纷纷出力,开方的开方,施药的施药。期间有人起了热症,不过好在不是瘟疫,几服药就好了。
又一个月过去,一切尘埃落定。
林怀仁让人在城门处竖起了功德碑,彻底坐实了商贾富绅们的仁义之举。
茶棚里,谢无垠看着阳光下明晃晃的石碑,淡笑着看向谢三“可以让大舅二舅他们都撤了。”
“好嘞。”
谢三一口闷了粗碗中的茶水,一脸笑的去找李大舅他们了。
突然间。
何掌柜他们便发现在自家宅子附近盯梢盘桓的人都不见了,直到被林怀仁请去城门口,直到见到了那块功德碑,恍然间他们才似乎明白了一些,也确信那些人就是林怀仁派去的。
想起还没处理的染疫者,何掌柜等人便问道“林大人,不知横摇来的那些染了瘟疫的灾民,大人准备如何处置”
“哦,他们啊”林怀仁不甚在意的摆了摆手。
“本官让大夫给他们看了,所幸,并没有人染上瘟疫。治好后早就放他们离开了。”林怀仁略微诧异的看着他们,突然又懊恼道“哎呀,这实在是最近事多了些,本官忘跟你们说了。”
纷纷咬牙切齿好个扮猪吃老虎林大人
有了粮食的百姓们开始重新收拾自家的田地,一切慢慢回到正规,林怀仁的政绩上也添了不错的一笔。
百姓受惠,唯一不大痛快的可能就是那些发了灾难财的人。但任他们再怎么咬牙切齿也没用,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好在供后人瞻仰的功德碑刻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