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不可遏止的新兴力量。如何对待这一力量,在雅典分成相互对立的两派。以
伊苏格拉底为代表的亲马其顿派,主张联合马其顿,依靠马其顿,希望腓力普能
够把相互厮杀、自我消耗的希腊城邦团结起来,一致对外,掠夺东方。他们的口
号是把希腊的战争带到亚参看易杰雄主编世界十大思想家,安徽人民出
版社,1990年版,第134 135 页;英乔纳逊。伯内斯亚里士多德,中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0页。
洲去,把亚洲的幸福带回希腊来。反马其顿派的领袖是德摩斯梯尼,他以
青年的政治敏锐性,看到野心勃勃的腓力普最终要成为雅典的大患,于公元前351
年在公民大会上发表了反腓力普的演说。他认为马其顿不仅不能拯救希腊,反而
要摧毁希腊的独立,扼杀希腊的自由,消灭希腊的文化。对这场斗争,亚里士多
德不很关心,直到今天,人们也没发现他有什么政治倾向,未见他与马其顿宫廷
来往的材料,在他的著作中也找不到具体的亲马其顿的言论。相反,在教学上,
他却一直维护阿加德米的原则,与伊苏格拉底格格不入。
德摩斯梯尼雄辩的演说,阻止不了腓力普的进军。公元前348 年秋,雅典北
方重镇奥林索斯陷落,这引起了雅典反马其顿的怒潮,次年春反马其顿派在雅典
当权。在这种局势之下,亚里士多德作为一个外邦人,马其顿宫廷御医的儿子,
处境是不佳的。恰在这年,80岁高龄的柏拉图与世长辞。临终时柏拉图指定斯彪
西波为学园继承人。于是,亚里士多德结束了学园的求学生活,与同学克赛诺克
拉提东渡小亚细亚,回到希腊哲学的发源地。
亚里士多德在柏拉图学园生活了20年,在那里,他异常勤奋,学习有成。亚
里士多德的见解,到后来,与柏拉图学说有出入,但在求学时期,对师说态度极
为忠实,不敢越雷池一步。因此,柏拉图对亚里士多德也极看重,誉他为学园的
讲师。这一点,在亚里士多德早期著作中有明显的反映,这一时期的著作,可以
说是“柏拉图的模仿”。尽管此时亚里士多德也有独到见解,有创造,但毕竟不
多。这是就哲学而言,对哲学之外,柏拉图不太看重的自然科学,而亚里士多德
却有着独自的研究。
3 游历时期公元前347 年,柏拉图去世,斯彪西波继任院长;亚里士多德与
同学克赛诺克拉提离开雅典,接受同学阿塔内斯的统治者赫尔米亚的邀请,
去了那里。
对亚里士多德此时离开雅典的原因,后人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说是因为斯彪
西波被定为学园继承人,两人理论观点不同;也有人说是因为亚里士多德不是雅
典居民,没有购置地产和房屋的权利;更多的说法是当时的政治形势所致,如
余纪元说“公元前404 年,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后,希腊世界在政治上和经
济上迅速衰落,在希腊北方的马其顿王国迅速强大起来。国王腓力普发明了马其
顿方阵,大举进兵南下,攻城掠地。德摩斯梯尼向德摩斯梯尼公元前384
前322 年,古雅典雄辩家,民主派政治家,极力反对马其顿入侵希腊,发表
斥腓力等演说,谴责马其顿王的扩张行为。公元前338 年马其顿征服希腊的决
定性战役喀罗尼亚之战后,他被流放到埃癸那岛。公元前323 年马其顿王亚历山
大大帝死,他重返雅典组织反马其顿运动。今存演说61篇。
伯罗奔尼撒战争指古希腊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半岛大部分城邦结成
的军事、政治同盟与海上强国雅典两大奴隶主集团为争夺希腊地区的霸权而发生
的战争。战争使希腊经济遭到严重破坏,霸权转入斯巴达之手。后来斯巴达势衰,
公元前370 年伯罗奔尼撒同盟瓦解。
雅典公民发表反腓力普的演说,警告马其顿之患,激起了大众的反马其顿情
绪。公元前 348年,腓力普攻陷雅典北方重镇奥林索斯,并摧毁了希腊联盟。雅
典人民掀起了反马其顿的怒潮。公元前347 年,反马斯顿派主政雅典。在这种形
势下,亚里士多德自然待不下去了。他与马其顿宫廷自幼有着密切的关系。他的
父亲尼各马科是马其顿王阿明塔三世的御医和朋友。亚里士多德幼年曾在马其顿
珀拉宫廷生活过一段时间,与阿明塔三世的儿子腓力普一同相处玩耍,友情甚笃。
亚里士多德在公元前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