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明年的里昂工人起义,但巴黎多多少少还是和平安定的。
这是个资产阶级最高层当政的年代,是个“金钱至上”和“金钱万能”的社会时代。然而我们的夏洛琳小姐,现在就是个标标准准的“无产阶级”,全身上下找不出一个能用的子儿!
“1830年的十月啊,为什么要给我的人生更改难度啊”夏洛琳真的有点哭不出来了,“我就想碰下男神的琴而已啊,除了音乐啥都不擅长的我要怎么在这个时代活下去”
夏洛琳突然头中电光一闪——“音乐”对,就是古典音乐!
这是一个不太公平的年代,却也是一个古典音乐蓬勃发展、会对非凡音乐家另眼相待的年代。巴赫、贝多芬、莫扎特已经绘下了古典乐的壮丽开篇,而后会有更多的音乐家用他们的灵感丰富这片锦簇繁花。
“等一下,我记得帕格尼尼在1832年会来巴黎开一场音乐会!”
夏洛琳的双眼突然焕发出光彩,萎靡的精神一扫而空,兴奋和激动的笑在嘴角绽放开来。
“帕格尼尼!活着的帕格尼尼!只要我努力在这里生存一年半的样子,我就能亲眼看到男神的音乐会!”
“帕格尼尼”这个名字就像是一道闪电劈开了萦绕在夏洛琳心头的层层阴云——来到这个时代的未知与不安再也不能使她感觉到如同坠入深渊般的恐惧与无助了。
这个名字就是她的指路标,让她有勇气继续在这历史的洪流中前行。现在,“去亲眼看一场帕格尼尼的音乐会”成了夏洛琳唯一的信仰。
“在男神音乐会之前要在巴黎安好家,并且存够门票钱!”夏洛琳激动地抱紧了她的小提琴琴箱,干劲十足地在心里默念。
“找一份和音乐相关的工作养活自己吧!虽然当时打听最繁华的街道的目的是准备做一个街头小提琴艺人混个温饱,仔细想想不到万不得已还是不要这样为好。这个时代的话,没有人脉估计做不了音乐教师了,跟乐团的话也不可能,那就只好试试餐厅乐师了”
夏洛琳决定去妇人指路的方向找找有没有缺乐师的高级餐厅或咖啡馆之类的地方。这些地方对她而言应该是安全的,她也有过这类经历。反正只要是音乐演奏之类,不管是什么形式,她都不虚的。
想好了这一切,夏洛琳便起身拂了拂衣摆、理了理帽檐。正午的太阳散发着一天里最温暖的光芒,她不知道接下来需要走多远,于是解开了长呢子外套的扣子,将腰带在身后系好,最后神色复杂地看了看这把黑色的铁长椅,转身正式涉足这段历史之中。
1830年,法国巴黎,她来了。
“嘿,老约翰,不用你免单,这位小姐的咖啡我请了。”
“哈哈哈,小姐,您可以考虑换点他最贵的咖啡!他别的手艺没有,做咖啡还是很有一套。”
“不然怎么就把丽贝卡骗走了!”
店里又突然就老板和老板娘不得不说的二三事开始了空前热烈的讨论,本来十分富有情调的咖啡馆瞬间变得像小酒馆一样。
“请原谅,我的这些老友顾客们就是这般口无遮拦。”老先生虽然致着歉,却丝毫不为此苦恼困扰。
“没关系,我反而很喜欢这种氛围。”她接过老店主端过来的咖啡,萌生了一个想法,“这样吧先生。我能长时间使用您的这架钢琴吗我可能有很多曲谱需要重温一下,您不必为我免单,如果觉得我弹的还好就稍稍算我便宜点吧——我会在您这吃晚餐!”
“完全没问题。”老店主想了一下,“如果有别的客人想要弹琴您要让位——虽然这种情况会发生的概率跟我会煮坏一杯咖啡一样基本不可能。”
这位老巴黎的幽默成功让夏洛琳展开了笑颜,她已经在考虑喝完咖啡后再弹什么曲子了。
百无聊赖的她随手一翻高瑟给她的曲谱,正好翻到某首曲子的开头,标题处赫然写着“w.a.mozart:12 variations on ‘ah, vous dirai-je maman’”——是莫扎特的《小星星变奏曲》。
她的双眼骤然放出光亮。
“哇,可以可以,一会就让这些老顽童们重温下童心的拼法吧!”夏洛琳愉快地想。
......
从维瓦尔第到巴赫,从贝多芬到莫扎特,从韦伯到罗西尼......甚至到后来曲谱被店里的客人随机翻,翻到哪一页就弹奏哪一页。夏洛琳确认得到工作的当天下午,过得异常充实。
满足了这些玩心大起的陌生人,自己也重新温习了曲谱里大部分钢琴曲。夏洛琳一边吃着晚餐一边感慨自己的决定真的够机智。
快乐的时光短暂易逝,店内的烛光和街灯先后依次点亮,夜晚降临。老约翰很固执要免掉夏洛琳今天所有的单——晚餐是他免费提供的,说是犒劳。
内心十分感激的小提琴家想想还是留下一法郎的咖啡钱在柜台上,立马转身奔出店门搭上回家的马车。如果连咖啡钱都不付,她明天怕是不好意思再来店里蹭钢琴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