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考核第一名(2 / 3)

今天老板要过来,翻译也没有离开。

旁边一个女翻译在那里翻译着:“老板!这是一块收音机的芯片,里面一共集成了17个各种功能的晶体管。……”

将大概的情况说了一下。

随后说道:“这块芯片集成的晶体管,可以让物品的体积更小,相比价格要比使用所有晶体管的价格要便宜一半,当然了,这是量产的价格,实验室的价格要高很多。”

王青松安静的听着。

心里则是在那里琢磨着。

17个晶体管,实在说太少了,后世一块芯片上集成200亿个晶体管。

相比之下,一个是天一个是地。

但是至少完成了从o到1的突破,这个很重要。

主要是因为现在已经有光刻机了,所以早期的理论技术已经有了,这些人能这么快造出来也不奇怪。

剩下重要的自然就是技术发展。

至于斯波克说的价格。

之前是一个一个晶体管焊接在电路板上,斯波克说的价格是这17个晶体管总和的价格。

现在一个芯片集成了17个晶体管的功能。

单个价格比这17个每一个都贵非常多,但是比这17个总和要便宜一半。

收回了思绪笑道:“斯波克,我会继续增加研发费用,光刻机全套技术我们需要自己掌握,也要继续研发,除了光刻技术,集成电路方面,我希望能在三年内做到2300个晶体管。”

他记得,1971年英特尔生产出来的第一款芯片4004,就是集成了2300个晶体管。

摩尔定理,晶体管数量每12个月翻倍,性能提升且成本减半。

这个定律在他这里肯定会打破。

斯波克闻言在那里思索着:“boss!这或许是个很难完成的任务。”

王青松见状笑道:“没关系,我肯定会帮忙的,研发要继续,但是我们也要实现量产,将来卖设备。这个事情还需要你来主持!最好能在这里建设相关的产业链。我说的是核心。”

这话,让斯波克皱着眉头。

“老板!想要在这里实现量产的话,问题倒不是很大,但是建设相关的产业连我感觉难度实在是太大了,你也知道,这里的地实在是太小了。这将是一笔非常大的投资。”

王青松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

不过他还是说道:“我明白,就按照我说的来,慢慢发展。”

美国的硅谷现在有一些半导体企业,但是现在真的不是很多。

真正发展起来是八十年中后期的半导体爆发期。

哪怕是英特尔这样的公司,也才刚刚成立,也就几百万美元的规模。

他为什么不能发展出来另一个类似硅谷的存在呢?

只要他能拿出来许多超越这个时代十几年的东西,一样能吸引大量的公司入驻,不一定全都要他一个公司完成。

如果是他一个公司完成,这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投资。

哪怕是他现在的收入,也不一定能支撑的了。

当然了,他也就是想想。

只能说有机会就试试!

发展肯定是需要发展的,如果能顺带发展出来一个另类的硅谷,那自然是最好了。

随后笑道:“斯波克,如果有一个伟大的企业在你手中诞生,这不也是一件好事情吗?这些是我带来的一些资料。”

一边说,一边将自己带来的手提箱子拿了出来。

斯波克闻言拿起来其中一本,在那里看了起来。

“接近式光刻?

掩膜与晶圆间保留氮气间隙,减少污染但受衍射效应限制,分辨率约2μ

投影光刻?

采用缩小倍率投影物镜,分辨率显著提升。后续发展方向为步进重复光刻(掩膜固定,晶圆步进运动)。

步进扫描技术:为适应芯片面积增大和线宽缩小(如0.25μ以下),采用动态扫描方式,掩膜与晶圆同步运动,提升曝光均匀性。……”

看了一会,斯波克猛抬起头来。

王青松轻轻点了点头。

接近式光刻技术是第二阶段流行的技术。

而投影光刻更是八九十年代流行的技术。

至于第四阶段,他有资料,只不过现在拿出来一点意义都没有,这些人也看不懂,就没必要拿出来了。

斯波克看着这些资料,十分的入迷。

哪怕是看着目录都感觉有不少的灵感。

特别是旁边的一位中年男子,正是斯波克去外面请回来的大佬。

此时正一副饥渴的样子看着书本。

嘴里时不时的发出惊叹的声音。

王青松看着对方说道:“斯波克,这些书就就交给你了,希望不要让我失望。”

斯波克闻言这才抬头:“boss,放心好了,保证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