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几人的爆料,公堂外的人群不由自主的发出一阵喧哗声,一双双瞪大的眼中满是不可置信之色。
仿佛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之事一般。
亲家收买人给亲家下套,还让人去烧了亲家仅剩的口粮
这、这哪是什么亲家,根本就是仇人也不为过啊
摊上这么一个心狠手辣的亲家,这唐家是倒了多大的霉啊
倘若他们家结了这么一门亲,没把人给打死送回去就已经不错了,而唐家只让人签下合离书就让人走了。
这哪是什么不仁不义、狼心狗肺之人。
根本就是太仁慈了好吧
陈夫子全然没想到事情会如此发展,心不由往下沉了几分。
现在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唯有县令大人能扭转过来了。
这般想着,陈夫子不由看向高堂上的县令。
然而,县令像是没有注意到他的眼神似的,猛然一拍惊堂木,“来人,去给本官把李家村的李大福抓来”
“是,大人”
为首的衙役忙应声,随即便要手下去抓人。
“大人,草民有证据怀疑,李大福之所以会针对我们唐家,是李红梅所指使,恳请大人连带李红梅也一并找来。”
说着,跪着的唐大祖给县令作了一揖。
不知想到了什么,县令微微颔首,“李大福做出这等事来,作为一家子人不可能半分不知晓,那便一起带来盘问”
“是,大人”
为首衙役再次应声,而后带着几名手下匆匆离开了。
陈夫子见状,脸上神情不由浮现了几分错愕之色。
县令大人这是何意
那人不是说县令衙门这边已经打点好了吗
可他现如今瞧着,这位县令大人似乎并不是站在他这一边的
反倒像是站在唐家那一边的
这般想着,陈夫子心里不由忐忑不安起来。
就在这时,县令再次开口了,“陈秀才,你身为朝廷有功名的秀才,却因听信流言而把学子逐出私塾,你可知错”
已经有证人证明李大福在背后所做的那些事。
那么唐家磋磨李红梅,逼李红梅合离之事就不攻自破了。
毕竟在李大福做出针对唐家的一件件事后,唐家又怎可能对李红梅这个儿媳妇有好脸色
还说是唐家人逼迫李红梅拿出嫁妆,供唐大祖继续读书。
可也不想想,倘若不是李大福做的那些事,唐家人又怎么会连供唐大祖读书的银钱都拿不出来
所以围观的百姓都觉得,哪怕唐家人真磋磨过李红梅,那也是李红梅活该。
何况唐家说不定根本就没做过
在这一刻,在场的所有人都几乎偏向了唐家。
陈夫子心猛地一跳,忙躬身作揖,“大人,是学生一时糊涂听信了家里夫人的不知从何处听来的流言,才一会一气之下将唐大祖逐出私塾,是学生错了
学生保证,往后绝不会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
陈夫子这显然是要把黑锅往他夫人身上扔的节奏。
如此一来,他顶多就是给人留下冲动行事的印象罢了。
并不会因此而有损他的名声。
不得不说,陈夫子的这一手算盘算得挺好的。
只是任他千算万算,都没有算到
“大人,我家老爷他在说谎”
人群中一名作小厮打扮的人站了出来,一脸义正言辞的大喊道。
“大人,小的可以作证,我家老爷之所以会把唐童生逐出私塾,完全是因为我家老爷收了李大福给的100两银子
李大福说了,要让我家老爷想办法让唐童生离开私塾,并且毁了唐童生的名声,要让唐童生往后再也无法参加科举。”
随着那名小厮的喊话一出,现场再次发出了一阵阵喧哗声。
“天啊居然又是那个李大福,唐家是怎么得罪的那个李大福,竟然让那李大福一而再的对唐家下狠手。”
“啧啧,这哪是什么亲家,根本就是杀父仇人嘛”
“按我说啊,这陈夫子也忒不是个人了,对于读书人来说名声多重要啊,这陈夫子为了100两银子,就要毁了人家的名声,得有多狠心啊”
“可不是,这唐童生还是陈夫子的学生呢”
“对自己的学生都能这般狠心,谁还敢把儿子送去他那个私塾读书”
“果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这样贪财诬陷自己学生的人,有何资格当夫子”
“大人,这般人面兽心之人,万万不可再让他当夫子了,不然谁知他日后还会祸害多少学子”
“对对对求大人明鉴,这等人面兽心之人根本不配为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