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外, 风声呼啸,精骑策马飞奔而至, 衣袍猎猎作响。
一串噔噔的急促脚步声, 亲兵躬身进屋, 送上信报。
“郎主,朗州送来的。”
周嘉行大马金刀地坐在窗前,低头擦拭一把弯刀,闻言, 没有抬头,弯刀入鞘,接过信报,展开扫几眼, 扣在一边。
屋中几位幕僚围着一份摊开的舆图, 正在低声讨论着什么,见状, 对视一眼。
其他幕僚纷纷退出去,唯有一名年轻人留了下来,这人姓袁, 是袁家郎君, 这几年鄂州的庶务都由他打理。
“郎主派人去朗州, 可是怀疑周家三郎”
啪嗒一声, 周嘉行放下弯刀。
袁小郎拿不准周嘉行对周家的态度, 斟酌着道“周嘉暄和西南苗民来往, 建立了一支水军, 除此之外,倒是没有什么出格之举。”
周家不足为惧。江州唯一能让其他节镇顾忌的唯有周都督一人,而周都督是过继的嗣子,和周家联系并不深。要不是同属一个宗族,周都督未必会死守江州。
不过周嘉暄掌权后情况就不一样了,他是周都督的嫡孙,若他有性命危险,周都督必然不会袖手旁观。
周嘉行明白幕僚们的顾虑,他们始终认为和自己的宗族为敌是为大逆不道,会被天下百姓唾弃,所以希望他能和周家和好。
他摆摆手。
袁小郎不敢多说,躬身退出去。
“郎主,九娘从周家出来了”阿山抬脚进屋,说了这一句,拍一下自己的脑袋,改口道,“不对,是公主出来了。”
他含笑瞥一眼转身走远的袁小郎,心中暗暗自得你们这些中原长大的书生真是麻烦为什么一定要强迫郎主认祖归宗没有宗族扶持又怎么样郎主可是要当驸马的
从怀朗那里得知九宁的身份后,阿山恍恍惚惚了好几天,嘴巴从早到晚合不拢。
九娘居然是公主
那可是金枝玉叶呀
他又惊又喜郎主真是好眼光,好运气还有,好壮的胆子
金尊玉贵的公主要下嫁给郎主,那郎主岂不是就成了驸马
驸马为老丈人收复江山,名正言顺呀
长公主深得民心,郎主一统淮南,夫妻俩齐心协力,谁稀罕那不相干的宗族
阿山在心里鄙夷袁小郎他们,搓搓手,凑到桌案前,一眼扫到那封信报,眉头一皱。
“郎主您在查周嘉暄”
他嘴巴张了张,犹豫了一会儿,道“公主会不会不高兴”
九宁当初坚持要给周都督和周嘉暄写信报平安,周嘉行嘴上没说什么,那张脸却起码黑了有十天半月。
阿山现在唯恐九宁嫌弃周嘉行出身太低配不上她,不想两人再为周嘉暄的事闹别扭。
周嘉行拿起信报,叠好,收进桌边堆叠的其他信报里。
他知道这种私底下的调查很可能没有必要,他太多疑。
但这是他的习惯,改不了。
他必须了解清楚江州的情势,以便能掌控全局尤其这还和她有关。
阿山悄悄叹口气。
他得瞒好这件事,决不能让公主知道郎主一直在查周三郎
九宁在亲兵的簇拥中,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周家族人从她和周使君的对话中猜到一些什么,呆立在长街上,久久无言。
等马蹄声消失很久后,他们才颤声问周使君“使君,您没说错吧九娘是武宗之女”
周使君面容凄惶,苍老的双眸里涌动着不可置信、悔恨、愧疚和自责。
族人惊呆了,表情瞬息万变。
片刻后,他们催促仆从赶紧追上九宁他们“怎么能就这么让长公主离开呢”
“对,长公主是在我们周家长大的,就算一时有些误会,之前的情谊难道就一笔勾销了”
“不能让长公主这么走了”
马嘶阵阵,仆从扬鞭,车马躁动。
众人双眼发光,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二郎是节度使,九娘是长公主,都是他们周家的
喧闹中,响起一声突兀的冷笑。
“自取其辱,自取其辱啊”
众人愀然变色,怒道“谁大放厥词”
话说到一半,戛然而止。
因为说出“自取其辱”几个字的,不是别人,正是白发苍苍的周使君。
族人脸上讪讪。
一名族老靠近周使君,“他们都是在周家长大的,我们为什么不能”
族人不甘心呐
一个是高贵的长公主,一个是年轻的霸主,都是从周家出去的,却不愿回归周家,眼看这样的人物和自己擦肩而过,他们悔得肠子都青了,如果不争取一下,他们后半辈子都没法缓过这口气,他们必须争取
周使君冷笑了一声。
直到今日,他才能真正理解当年他送走九宁后周都督骂他的那些话。
二郎周嘉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