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给菜园浇水清扫院子等等,什么柴木磨面倒是都早早备好了,还有饭菜,农忙不比往常,中午要多吃一顿,还必须带一盘荤菜,没有歇响吃了饭就要干活,近七十亩地忙起来可不是闹着玩的,绿豆汤乌梅汤都要备起,天热时时往田间地头送,累倒了人中了暑可就太耽搁事了。
顾菲菲光听着说话都能听出紧迫感,等二儿媳说完,她开口说了句“肉多买点,炖一锅骨头汤,等会去我屋里拿钱。”看着顾家众人“天热,真忙不过来就再雇几个人,别累过了。”目光落到了二儿子身上“老二你看着点,要雇人跟我说。”
“我省的,娘放心。”顾元正认真的应着。
说完话,顾元正起身往院口走,边走边戴草帽,坐在凳子上的其余人见着纷纷起身,只有顾元初他傻了,彻底的傻了,刚吃完饭不歇会吗他吃的好饱感觉一弯腰食物就能撑到嗓子眼,这状态怎么干活但他没有开口,丢脸小辈们都没说什么,他咋咋呼呼的像什么样子,不能让老太太担心,这么想着,沉甸甸的身体忽的冒出股劲,他猛的站起身。
大儿子胖胖的身子累的都有些打晃,顾菲菲看着还挺心疼“你慢点,做事不要着急,慢慢来。”
累不累一点都不累顾元初对着母亲笑,笑的一团和气“娘,我没快,慢慢的干活。”他挥了挥手里锋利的割禾刀“娘,儿下地干活了,家里人少,有事你就喊。”
“去吧。”
顾元初小跑的追上二弟,顾菲菲看着兄弟俩渐渐远去的身影,眉角眼梢有了暖暖的笑。
刘娇杏领着闺女月莲收拾灶台,见着婆婆进来,手上仍洗着碗嘴里问“娘,有事呢”
“等会就去买几根大骨头,这个便宜多买些,放大灶锅里慢慢熬,熬的汤色浓白有浓郁的骨香味,把萝卜切了放进去,炖上小半个时辰,萝卜软烂,吃的时候撒把香菜葱花,放点胡椒面也行。”几个儿媳里,大儿媳的厨艺不怎么好,似乎是仅有的一点耐心和细致都给了绣活,她的绣活是最好的,顾菲菲闲着没事过来提点两句,农忙太累太苦,能吃上可口美味的饭菜,也会舒坦很多。
“等忙完手头的事我就去买几根大骨回来炖上。”刘娇杏光听婆婆说着都有些馋“娘,灶屋热,你往门口站站,别热着了。”
顾菲菲试探着说了句“就在村口,几步路,我去一趟也行。”
“不成不成。”刘娇杏赶紧摇头“娘真不行,哪能让你去买,骨头没肉也挺重,我这快洗完了。”她利索的将碗筷往厨柜里放,松了腰间的围裙“娘,我去买骨头回来,顺便买两斤肉。”
“给你钱。”顾菲菲特意带了钱袋子,数出五十个钱“够吗”
“够,还能余几文呢。”刘娇杏笑盈盈的说了句“娘我走了,你回屋里歇着,月莲洗一遍大锅,灶火生起,放一锅水,我去去就来,很快。”话才落音,她人已经到了院门口。
顾菲菲瞧着风风火火的大儿媳隐约有了一点二儿媳做事时的麻溜,人与人之间相处真的会受些影响。
安静的灶屋响起咔嚓咔嚓声,顾月莲拿着竹制的锅刷,仔细的刷着铁锅,顾菲菲看着她熟练的动作,顾家上上下下是真的都不错,娶进来的媳妇也很不错。
“我回来了。”刘娇杏手里拎着个竹篓,里面放着两斤肉和好几根大骨“去的时候忘拿篮子,等会竹篓还得送回去。”她对着闺女说“月莲你记一下。”拿出骨头洗了两遍。
顾月莲往锅里倒了半桶水“这么多够吗”
“再放点,没过骨头刚刚好。”顾菲菲走近看了看“放点老姜去腥,先大火煮沸,撇掉浮沫盖上锅盖慢慢熬。”
“这么多骨头才几文,便宜的很,吃着好,倒是可以天天炖骨头汤,就是要费些柴木,柴木嘛,山里到处都是闲时捡上几捆回来。”刘娇杏高兴,嘴里叭叭说着,切了老姜扔锅里“娘这肉要怎么吃”
两斤肉说多不多说少也不算少,还挺肥,顾菲菲琢磨了下“焖土豆,这肉肥,焖出来的土豆也能沾着浓浓的肉香。”
“听娘的,土豆焖肉。”刘娇杏见老太太还挺喜欢呆在灶屋,也就没有说让她回屋里的事,还顺嘴提了句“娘,等会要烧土豆焖肉还得让你过来指点两句才行。”她笑里带了些许撒娇的意味。
顾菲菲眉开眼笑的回她“行,一会张罗午饭时你喊我。”
两个大灶,一个熬骨头汤另一个就熬绿豆汤,小灶的陶罐里熬着乌梅汤,熬第二回很快就能熬好,烧水的大壶里煮着吴大夫配的凉茶,上午绿豆汤,下午凉茶解暑,傍晚乌梅汤开胃。顾家平日还挺节省,真到了需要吃喝的时候也舍得花钱,要不怎么周边村里都想着来顾家当长工,顾家没什么主仆观念,吃的喝的都是一样。
农忙第一天,天未亮就起来干活,太阳落山天色略略灰暗才归家,顾元初这个初次经历农忙的大老爷,回家的时候还得儿子扶着他,累的腰都直不起双腿打颤。太苦了,他宁愿少喝两口酒少吃一顿肉,省着钱雇两个村民帮忙。
顾菲菲坐在院里乘凉,瞧着大儿子被大孙子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