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靖难之役让北部边防一再收缩,最后不得以,连皇帝居住的紫禁城也成为一线战场,随时都要面对蒙古骑兵的袭扰。不过当时蒙古没精力,但是并不代表以后不会有少数民族侵扰。

等到朱棣的曾孙英宗朱祁镇的时候,一统漠北高原的瓦剌部首领也先便坐收了这明朝祖宗留下来的礼物。边防日渐松弛的为人大行方便一路杀向长城以南,在土木堡把朱祁镇捉去。

朱祁镇更是被戏称土木堡皇帝。

实在唏嘘。

“”

努力拉回要跑偏的思绪,岁寒生定了定神。

好了,话说远了。科科。讲例子的时候,一不小心偏题了。

他提起这些,只是为了让大家更加清晰知道靖难之役。不过归根到底,他举这些例

子,还是为了说分封制。

分封制本就不该再出现了。

岁寒生深吸一口气,以一语作总结

秦之后,不,从井田制崩溃以后,与之相辅相成的分封制,便已经是过去式了。

毕竟,开历史的倒车,是不可取的。

实践出真知。

这些都曾是那些前人们走过的路。

这些又都是他、他们他们这些后人纵观这两千年来的历史,并对此归以总结。

后人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以史为鉴,走的自己的路。

“”

三个时空的听众聚精会神听下去,眼睛越来越亮,甚至时不时会因为后辈的话心有所感。

特别是三个时空里受召而来,那些新来的学者们。

原本往日里自己苦苦思索着事情时,却总觉得那些与自己隔着一层,仿若雾里看花一般看不真切,总是有种摸不着的感觉。

可此刻经过后世观点轰击,经过后辈一点拨,从引进的另外角度思考时,他们却惊喜地发现会发现一切清晰可见。

这些学者们有时候还会激动得连记录有时候都会忘记。好在这样的情况此起彼伏,总有人在你愣神的时候在记录

但是此刻,显然不一般。所有人听着靖难之役齐齐愣神。没有一个人反应的过来。

谁也想不到,后辈举例的时候居然会趁此机会,不动声色地放了个大雷

这这这

话里提及的这些,实在是超出他们这些听众的认知了

无论是秦,汉,还是唐所有时空里,所有人都被炸得不轻

心脏处砰砰砰乱跳。又是紧张又是激动。

太多太多的疑问想要得到答案了

光是那个成功上位的藩王就足以勾起众人好奇心了。

一个成功上位的李世民还不够,后世居然还有重走他路的后辈

实在是骇然

无论是老观众,还是新观众,现在因为这被勾得好奇心直窜,是挠心挠肺的焦急。

老观众琢磨着准备要发的弹幕,想要直接问问后辈情况。

但是还没来得及等他们行动,后辈便以轻描淡写的口吻地说声好了便将此略过,又话音一转,对以上所有做以总结

但是毫无疑问,中央集权制度,这种体制是可行的。

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汉,以及后续所有的封建朝代,沿用也以此为模板,在保留秦朝的部分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还不断加强和完善。

研究历史的后人,甚至就以秦朝的建立,用来分割先秦与后世封建王朝,做以区分。毕竟秦之前,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他们采用的是分封制。

在此事上,秦朝居功至伟。

“”

秦。

殿中一片沉静。

听众们,特别是新来的听众里那些反对秦朝的,他们不由沉默一瞬。

嬴政自称始皇帝。

他们这些反对的人,是没有一个服气的。

怎么会服气怎么能服气

什么始皇帝他们才不认

什么是“始”第一个的意思。不过是将“皇”与“帝”结合到一起罢了。凭什么他就是“始皇帝”

这个始字一出,好似嬴政之前的那些贤明之君,以及他们所做之事都成了一个笑话。

抱有过去荣光的众人,听嬴政这样大不敬火气是蹭蹭往上涌。更何况

笑话

嬴政到底是怎么敢说,自己比夏商周时的贤君,乃至比以前的三皇五帝还要强的

狂妄实在是狂妄

还有那套从秦地带过来的秦律,不知道比从前的六国法律严苛多少,还要推行全国

实在是笑话

所有不赞同的人都在冷眼看着秦作死,眼见动乱不断,不出所料的话,暴秦的时代很快就要结束了。

一想到这里,他们就精神一震。这等好事,怎么不叫人看到希望

可就在这个时候,大秦突然毫无预兆地转变了方针。

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