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第19章
“”
岁寒生吸取了上次的教训,这次开播更谨慎了许多。
不过饶是如此,他看了看这次直播间的人数,却不由自主地更加紧张了。
居然比上次开播多了好多人
他是不是要火了
深吸一口气,岁寒生稳了稳自己的心态,注意力重回眼前。
他镇定地打开麦克风,开始回收先前的伏笔
“说起汉武帝,大家还记得u主先前所提的白登之围吗”
“秦末汉初之时,中原刚刚从战乱中平定了下来,北方的匈奴却趁此机会壮大,一直对我们虎视眈眈,时刻想要南下吞并我们,占领这片土地”
秦。
议事殿内。
议事殿内皆是近臣,而且进门前还经过更加严密的检查。众人全是在始皇帝的传召下集于此。
那一番后世之说砸下后,众人都晕乎乎的。
可转头看那殿中的光幕,流光溢彩,时不时还传出人声一个激灵之下,顿时神思清明
这,别说是后世了,就是说真的是神迹他们也信啊
也说不准啊,在当世能知后世之事,不是神迹又是什么
众人怅然间一一坐下。
殿中很快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上方变化的天幕中。
一开播,扶苏以及其他臣子都在努力抄录天幕所说,或者说殿中所有人都在抄录,就连最上方的帝王也不例外。
甚至帝王特地让殿内众人换上胡服,就为了方便写字。
听到天幕说到此处时,扶苏猛地抬头,手中停顿的笔往竹简滴落一滴墨汁,晕开一大片。
秦末匈奴
他骇然看着半空中的天幕,一时间头脑嗡嗡。
每个字眼、每个关键词都让他听得头脑昏沉。
匈奴不是在蒙恬将军的镇守下十年都不敢来中原的吗
而我大秦我大秦
他心乱如麻,不自觉朝上位的帝王看去,这才发现自己的父皇哪怕听到这样的消息也面色如常,只是稍比平常黑脸一些。
而周围的其他臣子们也神色各异。
除却去过泰山的臣子们,面色稍霁,像父皇一般平静些。
其余的人,都像他一般面露骇然。
然而,不论是谁。殿中的所有人,都看向天幕的目光都是一致的悲痛。毫不掩饰。
如果没有猜错的话,父皇他们泰山封禅时天幕就曾透露过一些大秦的未来,这才让他们有了准备。这才不至于像自己此时这般惊讶到神魂俱惊。
可纵使先他们一步知道又如何
他目露悲怆。
观他们的脸上颜色,扶苏确定
就是再听一遍,再回忆一遍,所有人还是会不由自主惊讶惋惜起
来。
他们是大秦的臣子,怎么可能不为大秦的未来惊讶怎么不为大秦之灭而悲痛
秦末汉初。
这种末初一听便是王朝政权交替之时。也就是说大秦真的有一天灭亡,并且接下秦天下的是这个叫汉的王朝。
只要一想到秦亡扶苏就心乱如麻。
那捏着的笔直直悬在半空,纵是一时间在主人手里失去了控制和动作。
天幕的话又拉回众人的思绪。
后辈声音沉静
当年,汉高帝六年前201年九月,匈奴冒顿单于引兵攻太原,围韩王信于马邑今山西朔县西北。
匈奴得到了韩王信,顺势带兵向南越过句注山,攻打太原,来到晋阳城下。高帝亲自带兵前去讨伐匈奴。正赶上冬季天气十分寒冷,天降大雪,冻掉手指的士兵多达十分之二三,于是冒顿佯装战败逃跑,引诱汉朝的军队。
汉军追击冒顿,冒顿就把他的精锐部队隐藏起来,只显示他的老弱残兵,于是汉军全员出动,大多数是步兵,总计三十二万人,向北追击。
高帝率先赶到平城,步兵还没有完全抵达,冒顿派出四十万名精锐骑兵把高帝包围在白登山,七天时间里,汉军内外得不到救援和粮饷。
这个白登之围是怎么解决的呢
史记匈奴列传写
高帝乃使使间厚遗阏氏,阏氏乃谓冒顿曰“两主不相困。今得汉地,而单于终非能居之也。且汉王亦有神,单于察之。”冒顿与韩王信之将王黄、赵利期,而黄、利兵又不来,疑其与汉有谋,亦取阏氏之言,乃解围之一角。于是高帝令士皆持满傅矢外乡,从解角直出,竟与大军合,而冒顿遂引兵而去。汉亦引兵而罢,使刘敬结和亲之约。
惊堂木恰在此时落下。
而这一和亲,便和亲了几朝皇帝,和亲了几十年直到我们今天所说的主角汉武帝上位后才撕毁这所谓的和亲
“好”
饶是立场对立,可秦朝众人忍不住为这汉武帝这撕毁和亲叫声好。
什么破和亲就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