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8 章(3 / 4)

必定不会给你添麻烦”

荀蕤摇头“你我兄弟,何须如此多礼真是没想到殷深源品性竟然如此先前是我看错了他”

荀羡淡笑着言道“殷深源品性如此,只怕他在朝廷上的举动,也是心思不正。”

荀蕤诧异“何意”

荀羡告诉荀蕤“褚公与会稽王二人不知所踪,殷深源不去寻这二人,却整日在朝堂上与武陵王相斗。他究竟是何居心大郎该知晓,武陵王乃晋室宗亲。其心,必定是向着陛下。殷深源在朝堂上与武陵王作对,即是与晋室宗亲作对,其心难测”

听完此话,荀蕤睁大眼睛,顿时醒悟。他拍着大腿言道“是也武陵王心向陛下,殷深源为何要与其作对”

先前殷浩告诉荀蕤,武陵王所提议的政策,都是在消耗国力。故而荀蕤帮着殷浩对抗武陵王,不让武陵王顺利实施新政。可如今,听了荀羡的分析后,荀蕤醍醐灌顶,这才意识到不对劲

荀羡告诉荀蕤“既然已经察觉不对劲,日后大郎就不要在朝堂上助殷深源了。”

荀蕤点头,他叹气道“是我识人不清”

荀羡笑着言道“为时不晚。大郎,我随你将这些财物还给他人。”

“好”荀蕤颔首。他自己凑了三万金,其余一万金都是向其他友人借来的。王徽之只要了三万金,便把荀羡放了。故而剩下的一万金,荀蕤要退回给其他人。

回家休息了一夜,次日一早,荀羡前往乌衣巷拜访王献之。

听说荀羡登门,王献之放下书,让阿陌把人请进来。

荀羡走进屋内,浅笑着向王献之作揖“卫将军。”

笑容清清朗朗,若清风怡然。

王献之诧异,起身邀请荀羡入席“请。”

荀羡脱鞋入席坐下,阿陌给他倒茶。

荀羡开门见山地言道“羡已劝服家兄,不再帮助殷刺史。”

只是劝说了荀蕤不再帮着殷浩,但是没有劝说荀蕤倒向王献之。

听明白荀羡的话中之意,王献之笑着说道“看来足下想清楚了。”

荀羡似笑非笑地望向王献之,徐徐言道“卫将军手腕了得,羡已见识。”

王献之也不承认,他跳过这个话题,换了个话题说道“不知足下对车骑将军府的长史,是否感兴趣”

荀羡目前任吴郡内史,领建武将军,督五郡军事,有实权。地位比车骑将军府的长史高多了。

虽然有实权,但是终究是地方官,不如京官。若是担任车骑将军府的长史,那就能调往建康,在建康施展抱负了长史一职,虽然官阶低,但是在府中有一定的说话权。特殊情况下,可代替车骑将军行事

荀羡思量片刻,突然起身向王献之作揖“谢卫将军青眼赏识羡必定不负所望”

“好”王献之拍手,他做了个手势,让荀羡坐下,请荀羡喝茶。

荀羡拿起茶杯,品尝了一口茶水。茶水入口甘甜,入喉后在齿间留香。难怪建康的贵族们不惜花重金购买茶叶

王献之告诉荀羡“我已经修书传往蜀地,有意征辟令姊。”

闻言,荀羡惊讶。

眼眸深邃地凝视着王献之,与王献之对视了一会儿,荀羡缓缓问道“不知卫将军意欲何为”

王献之勾起嘴唇,浅笑起来,笑容温暖。他温柔地回应道“足下不必多礼。献之听说令姊救父之事后,对令姊心生敬佩。献之以为,令姊乃女中英雄,昔年她救下一城人,朝廷应当赏赐其。”

手指握紧茶杯,荀羡眼眸漆黑幽深地望着王献之。

之前,荀羡经过思考,因利益关系,才决定倒向王献之。现在,荀羡是真的折服了。从心里敬重起面前这位小人。

虽然很多人夸赞他长姊荀灌娘,但是却没有一人觉得应当封赏荀灌娘昔年,他父亲守城,长姊出城求助,最终才救下一城人如此女中英杰,不输儿郎可是最后却得不到什么赏赐甚至,还因报恩嫁给了周抚。

荀羡放下茶杯,再次起身向王献之作揖“谢王七郎赏识羡不求高官厚禄,但求朝廷能封赏长姊立碑立传,让后世人知晓长姊之英雄事迹”

荀羡与荀蕤兄弟二人被荀灌娘抚养长大,两人十分尊敬长姊。王献之能如此对待荀灌娘,让荀羡心里感激。

王献之起身对荀羡言道“足下不必多礼。献之正有此意。献之打算让谢五郎编写一册书,取名为救世英雄传。无论男女,无论身份贵贱,但凡救过济苍生之人,皆可编写进书内。”

眼睛泛起了一层泪光,荀羡深吸一口气,他仰头笑着言道“晋国有幸,得王七郎如此高士羡曾听闻王七郎的交友底线。今日羡斗胆开口与王七郎结交,不知王七郎意下如何”

王献之点头,请荀羡坐下,开口回应道“自然愿意。今日起,足下便是献之的知己”

荀羡心情欢喜,留在王家,打算跟王献之喝酒庆祝。

喝了两杯酒,荀羡的脸颊红若桃花,他长臂一伸,搂着王献之不肯撒手。

王献之无语,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