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人心,好在明辉帝血洗过皇宫,如今皇宫里的人还是比较听话的,加上传皇帝的闲话,难道嫌命长吗
第二日早朝,明辉帝和往常一样坐在宝座上,心里有猜疑的臣子登时也没了一点疑问,想太后一贯厚待沈国公,召外甥女进宫也是常事,谁也眼红不得。
沈原在家也没提明辉帝的事,皇帝的事不能随便八卦,何况这个事也关系到沈家的生存,她就是有些担心,要是明辉帝和明生谈不拢,到时候倒霉的是这个天下了。
上位者朝令夕改,下头就会混乱,最倒霉的无过于百姓,这点不是沈原弄些强兵利器和改良一些织布机能避免的。
科技发展有个前提,那就是社会不能动荡,要不然老百姓只顾着逃命活命,谁鸟你弄什么科技啊。
沈原觉得这件事她能做的到此为止了,皇帝有多重人格,她这个表妹有什么办法就是进宫,她也是去看太后的,明辉帝也不能逮着沈原进宫次次夹脚就跟过去,这样的话,外头还得传闲话呢。
沈原觉得没事了,太后却突然把自己哥哥和嫂子召进了宫,面带喜色的告诉哥嫂,“皇帝想让阿原进宫当皇后”
太后是没一点政治才能的,不给儿子添乱算不错了,要是换个晓事的太后一准告诉皇帝这个不可取,不是说太后知道近亲结婚下一代有遗传病啥的,而是沈家已经是外戚了,何必再浪费一个皇后的名额,皇帝的后宫可是牵连前朝的。
就是想让娘家显赫,将来明辉帝的儿子或者女儿倒是可以再同沈家结亲,那时候沈家的荣华富贵也就保证了,明辉帝娶沈家女儿为皇后,那就是浪费啊
在政治立场上,哪怕沈原改良了各种弓弩,她是沈家人,天然就是皇帝派,也不用明辉帝这样拉拢,太后只一门心思高兴,大臣们都想不通死了。
沈大寿和李氏是全无主意的人,如今的国公府上幕僚门客附庸皆有,沈原也不过查看一下这些人的人品手段,只要不是单利用沈家谋自己富贵的人,她还是让沈大寿接受下来。
毕竟沈大寿和旁人来往什么的沈原也不可能全程跟着,有几个能干机灵的幕僚,对沈家没任何坏处。
李氏身边,关嬷嬷就是个帮着李氏管家理事的能人。
这两位一听女儿能进宫当皇后,那真的是不知道该作何表情了。
李氏呐呐道“那个,那个,得问过二妮吧”
自家这个讨债女儿别看机灵,实际上全家没一个能做她的主,换在别人家此刻怕不得喜的嘴巴都合不拢,偏偏李氏来了一句要问过沈原才行,关嬷嬷差点晕过去。
老天爷啊,这世上尊贵不过皇帝,皇帝要你家闺女当皇后,那是什么天大的恩赐啊,你竟然来一句,要先回去问问我女儿同不同意,你信不信换了旁人,皇后您就别想了,脑袋保不保得住还两说呢
好在太后知道自己哥嫂的脾性,也知道外甥女的性子,倒没降罪,反而笑道“小姑娘家知道这种事就没有不害羞的,她岂能不愿意,嫂子和哥哥只管做好准备就行了。”
要不是沈原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沈家下人都知道传闲话要挨板子丢饭碗,所以谁也不敢多嘴,否则沈大寿和李氏出宫后沈原要当皇后的事就会宣扬的满天飞了。
沈原知道后也是目瞪口呆,她倒是估摸着能知道一点为什么,可是这也不用她进宫当皇后啊
她当皇后了明生的事就能解决了不可能嘛
而且皇后是好当的让沈原去统领明辉帝现在以及将来那大大小小的妃子,她这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啊。
况且皇后的职责还不止这一点,接待各处诰命,配合皇帝安抚大臣女眷,这是需要玲珑心肝的人才能当的,沈原觉得自己不是这块料啊。
刨开这些,皇后还要替皇家诞育子嗣,我的个妈啊,明辉帝和沈原那是近亲,近亲结婚孩子很大几率有遗传病的啊
皇后要是生了个畸形的孩子出来,沈原还有命吗
不过既然太后姑妈已经说了出来,就代表明辉帝肯定有这个意思,轻易是不可能回绝的,沈原得找明辉帝谈一谈。
沈原再次进宫的时候见到了明辉帝,明辉帝也有些不好意思,他对这位表妹确实有好感,但是不关男女。
光是沈原弄出来的弓弩和改良的织机就让朝廷收获颇丰,明辉帝自然很看重沈原,但是这种看重不代表他就非得把人弄进宫来。
这不是没办法么,明生说了,就信任沈原,只信她不会两面三刀的害他,和她也能说得上话,他的存在也不能让旁人知道,就是明辉帝的心腹内侍,哪怕不会外传也不敢和明生平等交谈。
他说他明白明辉的难处,可是他一出来见到的全身弓着腰,和他说话都要战战兢兢的人,这有什么意思,就是太后见到他也是一副快要晕过去的模样,只有沈原,才能和他好好说说话。
明辉帝思来想去只有把沈原弄进宫,才能满足明生的要求,到时会明生就是去找沈原说话那也是名正言顺的。
让这个小表妹当皇后也算不上辱没了她,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