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秀宁顺着问“她做了什么”
“她和家里来信要钱了,但是她家里没给,她妈还把她狠狠地咒骂了一顿。”
现在串联活动停了,想去哪儿都得买票了,各处也没有招待红卫兵的招待除了,没了免费的饭菜和落脚处,吴二妮独自漂泊在外,日子估计是十分艰难的。
但她也不肯回来。
当初她偷了家里的钱逃走,家里人估计也恨死她了,敢回来的话,她妈能把她打个半死,她爸回来还得修理她一顿。
回来的日子只会更惨,不会更好,所以吴二妮也不肯回来了。
但是她还敢来信要钱,不是胆子大,就是实在没有其他的办法了。
邓秀宁倾向于是后一种。
吴二妮那人确实是不要什么脸皮的,找她父母要钱的脸她也拉的下来,但是她肯定很不想和家里扯上关系。
“算了,她的事情和咱们无关。”
李晓红说“确实没关系,就是听了一耳朵。”
李晓红对吴二妮的感觉,和邓秀宁又不一样。她永远记得自己独自在车站的那七八个小时,那种惶恐害怕的情绪,一直将她紧紧地包围着。再想想吴二妮的情况,李晓红甚至对她生出了一些敬佩之情来。
李晓红觉得自己在外面,一个人过一个晚上都困难,更何况是像吴二妮这样,在外头过一年呢
吴二妮的事情,朱凤英也提了两句,但邓秀宁也没在意。
考完期末考试,邓秀宁轻松地拿到了年级第一。
学校的同学们还没法安安心心读书的时候,邓秀宁已经学完了初三的课程,进入了高中的部分了。
过完年,邓秀宁又返回了林家,继续她的学习生活。
如今,外头还有红卫兵到处贴大字报,进行一些革命活动,但邓秀宁已经淡出了,全身心地投入在学习里。
蔡解放也早就放下了这个事情,军校的忙碌学习生活,让他也抽不出时间去做那样的事情。
在初三结束时,邓秀宁去参加了初中升高中的考试,轻松拿到高中的入学资格。
不过她依旧是在学校里挂了一个名字,然后在林振轩和葛翠成手底下学习。
不过外头的形势好像是越来越紧张了,林振轩唉声叹气的时候越来越多了,葛翠成的行为活动也更加小心了,甚至买菜之类的都会避开别人。
邓秀宁知道他们如今不方便,便将买菜之类的事儿承担了过来。
这天,邓秀宁从外面回来,就看到林振轩真在烧着什么东西。
邓秀宁看到那封皮,没多想就直接冲了过去,将已经被熏黑了的本子抢了过来。
“你这是在做什么呀”邓秀宁看到那被燎了的边角,十分心疼。这书籍可是国内很难找到的。
林振轩叹了口气,竟然不顾形象的一屁股坐在地上,说“这东西内容很敏感,我要把它烧了。不然哪天被人发现了的话,不仅是我,你外婆也要受连累。”
邓秀宁手上顿住了,问“是不是有人已经盯上你了”
如果没有被盯上,林振轩也不会焦虑和害怕了。
林振轩摘下眼镜擦了擦,说“我什么时候没被盯上呢只是学校里的风声越来越紧了,我想未雨绸缪罢了。”
邓秀宁抱紧了那个本子,说“但现在烧这个也太心急了吧”
林振轩说“等危险真的到了的时候,那就晚了。”
邓秀宁无言以对。
这场风暴,真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刮到自己头上。
邓秀宁作为一个中学生,倒是没什么危险,但是林振轩和葛翠成就不好说了。
“你先别急着烧,我先想想办法。这笔记,还有书之类的,毕竟都是你的心血。这么烧了,多可惜啊”
就像当初,面对着学校附近书店的书差点被人都毁了一样,邓秀宁林振轩的资料笔记,研究成果如果被毁了,也是巨大的损失。
林振轩沉默了一会儿,说“我这几天打算将家里的资料都整理一下,清理干净。如果你这几天想不到什么好的办法,那我真的只能一把火把它们都烧了。”
与其让别人毁掉,还不如自己动手,这样还来的干脆一些。
邓秀宁点头。
如果人和书之间只能选择恶一个,当然还是人要紧。
林振轩在家里整理资料,葛翠成也在叹息不已,但是她也没有拦着林振轩。
他们听说了不少同事的事情,之前还抱有一些侥幸,现在是一点都不敢有了。
邓秀宁看着林振轩清理出来的资料越多,这些都是他这些年来的一些研究成果和感想之类的。主要是因为他是研究历史人文的,这个方向尤为容易踩雷。毕竟思想文化上的东西,最容易被人曲解误会,更严重的是被扣帽子和泼脏水。
几天下来,林振轩已经憔悴不堪了,平日衣衫整洁,面容干净的他,变得颓废又邋遢。
舍弃掉这么多年来的东西,比挖心挖肺还要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