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孽缘(4 / 4)

读书,将来咱们比美帝国主义厉害了,他们就不敢来欺负咱们了。”

朱凤英不懂国际局势,也不懂什么大道理,只觉得读书就是个好事,读书能让人变得聪明厉害,读书越多越好。看邓奎先就是因为在部队学习读书了,才越来越厉害的,林琳也因为读书多,就显得比别家的媳妇聪明有本事。

蔡解放重重的点头“我们都是这么想的呢”

“对了,爹什么时候回来呀”邓秀宁问。

如今不仅是南边在紧张备战,全军都处于一种紧张状态,今年更是举行了全军大比武,几个军区都派人参加。

而邓奎先就有幸被选为驻地代表队的领队,去北京参加此次比赛了。

虽然去的人也不多,但是大家都很期待他此行的成绩。

“他也没怎么和家里联系,不过按时间算,也快回来了。”林琳说。

说起这个,蔡解放也兴奋起来,说“我可太期待邓叔叔回来了,一定要他好好讲讲比赛场上的那些能人,肯定都十分厉害。以前军校里就有很多厉害的人,什么格斗擒拿能手,什么神枪手,那时候我就顶爱去看他们比赛的,可惜这次是去不了了。”

“除了你邓叔叔,你爸也应该能给你讲讲吧”林琳问。

蔡解放说“那我就不知道了,他的工作上的事,不会和我们说太多的,就算是要说,肯定也要等到比赛结束以后,事情都尘埃落定了,才和我们说一说的。”

“那你就耐心等等了,你爸知道的应该会比你邓叔叔知道得多。”

蔡解放点头“反正我有那个耐心等着。”

聊完了邓奎先的事儿,林琳又说起了学校的事儿,“今年留级的学生,比往年都要多一些,倒也是神奇。”

“怎么说”

“我很多同学都留级了嘛”邓秀宁问。

其实,部队的孩子大多都读书,能安安稳稳上完小学,都是因为部队环境的缘故,放在全国来看,是读书率很高的地方了。

当干部的大多有些文化,知道学文化有用,学校又能当托儿所用,所以都乐意送孩子去学校呆着。而且周围的人都送孩子读书,就你家不送,显得太不合适了。

但是要说送孩子读更多书,大多数人就没那个追求了。

这年头的工作都是包分配,根据每个人的出身,工农兵等进行划分,工人的孩子还是进工厂抱铁饭碗,农民的孩子依旧种田,部队的孩子,自然都是计划着送到各处历练,然后看能不能安插到哪里,获得个职位之类的。

文化水平是会起到一些作用,但最重要的还是你属于哪个阶层,家庭成分是什么。读书的用处没那么大,家长们自然也不热衷于送孩子读很多书了。

像邓秀宁这样,学习好,又一直努力读,早早立下目标说要上大学的,也不多见。

和外人说起来,别人也能理解“林老师家都是当老师的,以后邓秀宁读出来,如果不当兵,也能去当老师,人家多读书也有路子,当然就要读下去了。”

林琳点头说“那些没考上中学的,大约有一半回来重读五年级了。”

重读就意味着是想考中学的,不然第一次读完,顺利毕业后,就拿个小学毕业证书就行了,没必要读第二次。

“都有谁啊”邓秀宁好奇地问。

不到开学,也不知道谁会重读五年级。

“你熟的几个,比如朱前进啊,李晓红啊,都回来读了。”

邓秀宁倒吸了一口气“朱前进他好像不怎么聪明的样子,再读一年也不知道能不能考上。李晓红,她家里竟然乐意让她还读书”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