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弄五粮液(6 / 8)

的,那个大叔话不多,但是看得出是个说话算话的人。而且他很喜欢酒,去山林里巡护的时候,经常要揣着酒,好暖身子。”

朱凤英也说“我看那肉熏得很好,黄黄的,又干又漂亮,就算是囤着,估计几年都不怎么会坏。”

这也正是邓秀宁的想法。

饥荒的时候,人都没得粮食吃了,哪里还能养动物吃毕竟两三斤粮,才能在动物身上长出一斤肉来。到时候肉肯定会很少供应的。

饥荒来了的时候,那么多熏肉能解馋好久了。

想到这些,邓秀宁就心痒痒。

看到自家闺女那向往的表情,再看看亲娘那期盼的样子,邓奎先点了点头,说“那我想想办法,看能不能弄到一瓶五粮液来吧”

邓秀宁好奇地问“你们也能有机会拿到五粮液吗”

邓奎先不是很嗜酒,平时对酒也不很上心,但是部队和学校的规矩,他还是很懂的“主要是看表现了,表现得好,就有机会。”

邓秀宁点了点头,其实部队和她想象的不太一样,以前她只记得踢正步整整齐齐的方阵,还有棱角分明的豆腐块被子,还以为部队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框死了的。

来到这军校,她才知道,其实部队的生活很丰富,除了主要的学习和训练,平时打篮球,搞文艺活动,办舞会,看演出之类的,调剂生活的文体活动不少,还很多样化,也难怪许多人会爱上这样的部队生活。

有了亲爹的应承,邓秀宁倒是信心足了许多,至少这样希望大了许多。

第二天,朱凤英就分割了一块熏肉。除了一块肥瘦匀称的部分,留着自家尝尝。剩下的部分,又分了好几块,一块送去楼上的李主任家,一块送去了娄主任家,另外几块也分去了交好的几户邻居。

至于李翠花家,自然是想都别想。

邓奎先知道朱凤英不太待见李翠花,只好叫金振汉自己去买了酒,然后来自家喝酒吃肉。

收到了一块肉的邻居们,哪怕只是巴掌大,都很感激。虽然食堂的肉也有供应,但并没有那么充足,每天的有肉菜都卖得特别快。

更何况这块熏肉,在熏制了以后,缩水了一些,其实本来应该是挺大一块的。

娄主任收到了肉,心想着,这怕也是人家要囤的粮,不然一块新鲜肉,谁舍得熏成这般大小。

她越看朱凤英祖孙的表现,越觉得人家确实没骗自己。心里的天平,逐渐倾向了相信她们两人了。

秋收后,天气越来越凉了,大家身上的衣服也越来越厚。

邓秀宁衣服穿着厚了许多,反而显得她更加圆润可爱了一些,之前的衣服穿在她身上,还有些空空荡荡的,看着就让人觉得怪可怜的。

“爹,你在这儿做什么呢在阳光下写字,对眼睛不太好呢”邓秀宁用搪瓷杯给邓奎先倒了一杯水来,在他身边坐下说。

看向邓奎先面前的纸,邓秀宁发现,自家爹的字写得还挺好看的,俊秀锋利,就像他的人一样,稳重中带着一些锋芒。

邓奎先以前没去过学堂,文化知识都是在部队学的,从扫盲班上到学习班,再通过考察,取得了现在读军校的资格。除了他这个人确实聪明,也说明他真的努力。

想到这些,邓秀宁就十分佩服他。

在打仗的时候,哪怕天天面临着死亡的威胁,也不放下学习,这种精神实在是太令人佩服了。

越了解这个亲爹,邓秀宁就越恨之前抢了她身份的人。

邓奎先放下钢笔,说“这是学校布置的任务,每个人都要写一篇关于苏联以及苏联与我国关系的分析文。我这不是没什么灵感,所以来汲取一下天地之精华嘛”

邓秀宁忍不住笑出了声“爹你真好玩”

邓奎先也嘿嘿笑,他那么说,当然是逗闺女玩的。

邓秀宁笑起来的时候,眼睛弯成小月亮一样,脸也更加显得肉嘟嘟的,十分可爱。邓奎先就喜欢看自家闺女笑的样子。

不过邓奎先确实是没什么灵感,纸上都是他瞎写的东西。

“爹,您有看报纸,听广播吗现在苏联是什么情况呢”邓秀宁也想启发一下他。

她的记忆虽然模糊了,却也记得儿子以前说过,苏联竟然对自己阵营的国家下手,难怪会在冷战中落败。

邓奎先点头说“我们每天都要读报纸的,特别是这种国际新闻,还要读专家的解读文章呢可是专家们都解读了不少,我们也分析不出什么来了。”

倒不是邓奎先想要出风头什么的,他只是不想把别人说过的话,自己又拿来用一遍而已,那样太应付差事了。

邓秀宁想了想,说“上次我在娄阿姨家,听到蔡伯伯说起过苏联呢,他说苏联的那个赫鲁晓夫,就是个莽夫,完全比不上斯大林同志和列宁同志。”

邓奎先摸了摸邓秀宁的头,说“没想到你连苏联人的名字都记住了。”

邓秀宁点头“我记性好着呢蔡伯伯还说,苏联就是想学美国,搞大国沙文主义。我问蔡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