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都察院内。
谢正在屋子里的看文书, 关于扬州案子的一系列证据,他已经着手整理的差不多。如今也只有一件事还待确认,那就是太子之事。
谁知外面传来敲门声。
晨晖的声音响起“大人, 宫里的福顺公公来了。”
谢眉头微蹙,这是太后身边的太监总管, 怎么会在此时来都察院。
“进来。”
他一声吩咐。
晨晖将门推开之后,便领着福顺公公进来, 他穿着一身内侍服, 手里倒是未拿着惯常会拿的拂尘。
福顺上前“世子殿下, 奴才是请您进宫瞧瞧太后她老人家。”
“皇祖母怎么了”谢霍地一下站了起来。
福顺似乎有些难以开口,还是在谢的眼神下, 小声道“太后娘娘今个知道太子殿下之事后,便一直茶饭不思, 到现在连一滴水米都没沾过。太后最疼世子殿下,所以奴才斗胆,想请世子殿下去宽慰宽慰太后娘娘。”
“皇上可知此事”谢眉眼冷淡道。
福顺赶紧道“太后是因为担心太子殿下, 这才吃不下东西, 又岂敢让陛下知晓。”
“走吧,我与你立即进宫去见太后。”
谢站起身, 立即往外走。
如果说这个皇室里,还有让谢心软的人, 就是皇祖母了。
毕竟皇祖母是真的疼爱他,而不是像永隆帝那般,有意将他当成一个靶子,让所有人明白自己对郢王府的宠幸。
待到了太后宫中, 四下寂静,连伺候的小宫女都知道, 今日太后心情不虞。
等到宫人入内通禀,世子殿下来了,太后立即让人请他入内。
“你不是在当差嘛,怎么这会儿来了,”太后知道他入了都察院后,极是开心。
毕竟入了朝堂,就意味着入了红尘俗世。
太后虽喜好礼佛,却并不想瞧见自己最心爱的孙子,真的成了断情绝欲的和尚。
谢低声说“我听福顺说,您今个一天都没吃东西了”
太后瞧着身侧的福顺,一向宽厚仁和的人,竟难得发脾气道“你这奴才,程婴忙着差事,您竟还敢去叨扰他。”
“来人,将这个自作主张的奴才,拉出去。”
福顺跪在地上,也不敢磕头求饶。
倒是谢轻笑着求情“皇祖母就饶了他吧,说起来,他也是担忧皇祖母忧心过重,怕您这般食不下咽,伤了身体。”
太后被他提到心事,重重叹了一声。
她挥挥手,示意殿内的人都先出去,不必留着伺候。
宫人都走出去后,太后才低声道“今日皇上在朝会上,可有说关于太子的事情”
谢立即摇头。
其实太子之事,在朝会开始时,已有不少耳通目明的人知晓了。
端王更是满脸压不住的喜色,霍贵妃统管后宫,虽说管不着皇上的奉昭殿。
可是奉昭殿那么多伺候的内侍和宫女,保不准就有她的人。
况且尹晋将太子送回东宫,那么大的动静。
想瞒都瞒不住。
今日朝会上,皇上似乎也没什么心情,只让有事启奏。
太后忍不住道“你可知太子是因何惹得皇上如此不快昨个不还是小郡主的百日宴,皇帝还送了那么多赏赐去东宫。”
谢知道此事,太后若真想知道,也早晚会知道。
不过他也只开口说了昨日,他在东宫看见的事情。
太后闻言,微怔住,皱眉道“你是说昨日东宫发生命案,怀疑是那个伶人干的,贵妃想要带走这个伶人,太子却不允”
“当时场面混乱,许是太子不喜贵妃插手东宫之事。”谢避重就轻。
只是太后何许人也,她经历了前朝的夺嫡,自己的儿子成为最大赢家之前,早已经经历过大风大浪。是以她对有些事情的承受力,倒是比旁人想的还要厉害。
原来太子是为了个男宠,才会与皇上如此大动干戈。
太后忍不住忧心“储君乃是国之根本,岂能轻易动摇。”
谢低声劝慰“皇祖母不必如此担心,陛下如今只是让太子在东宫禁足。”“现在是禁足,日后呢”
太后也知道朝堂之事,难免动荡,太子乃是她自幼看重长大的。
孙辈之中,她对太子最为看重,对谢最为宠爱。
不到万不得已之时,太子不可轻言废立。
这几年皇帝对太子的态度,太后虽不说,却是看在眼中,皇子们野心勃勃,全有皇帝纵容之故。
太后不免担心,可是她从不过问朝堂之事,在旁人眼中也只是慈善仁厚的长辈。
谢目光微闪烁,许久,才说道“此事不管结果如何,还是由陛下圣心断绝。”
太后闻言,长长叹了一口气,又是在软榻上靠住。
一向硬朗的太后,有种突如其来的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