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沈绛安坐在位置上, 眼眸微垂,似沉浸在这法会的庄严肃穆气氛之中。
直到门口再次出现一道身影,这次竟不少人纷纷起身, 沈绛顺势抬头看过去,就见这次是一位贵夫人。
沈绛在朱颜阁这么久, 也见过不少京城贵夫人亲自过来买东西。
可是不管是哪位,都没有眼前这位, 给她的感觉来的惊艳。
说来沈绛本就生得貌若天仙, 大约是瞧惯了自个的脸, 眼界不免被拉高。寻常难有人能入得她的眼。
说来头一个叫她觉得惊艳的人,便是三公子。
他虽男子, 但是容貌之清俊却再无人能出其右。
没想到第二个叫她看得挪不开眼的,竟是一位贵夫人。她容貌看着虽不是年轻姑娘那般芳华正茂, 但是却有一种岁月沉淀的端庄华贵。
待仔细瞧着,又隐隐有几分眼熟。
只是沈绛又想不出,究竟是像谁。
“这位是”她轻声问身边的方宝宁。
方宝宁凑到她耳边, 将声音压的极低极低“是郢王妃娘娘。”
郢王妃
沈绛略震惊的看过去, 又想起之前那些贵女们闲聊时,说起郢王世子因不喜每次出现时, 旁人都要盯着他的脸看,便时常戴着面具。
若是郢王妃是这样的容貌, 倒是能理解那位世子殿下的烦恼。
想必他的模样,确实足够能吸引所有人的目光。
只是不知这位殿下与三公子比起来,谁更胜一筹呢。
肯定是三公子。
沈绛心底又不由自主想起程婴的模样,特别是第一次在那个破庙中相遇, 外面银色闪电照亮破庙时,他的样子她的眼前划过。
那颗红的仿佛要灼烧起来的眼尾痣, 历历在目。
或许是第一次太过惊心,之后沈绛与他在一起时,都不会去看他那颗痣。
仿佛看了一眼,就会被勾魂引魄。
就在沈绛心思浮动时,外面却出现了变化。
天际骄阳正暖,巍峨雄伟的佛寺宝塔沐浴在一片璀璨的金光中,一旁的佛殿庙宇,香火不断,渐渐汇集的信众垂首默念,竟在广场中形成阵阵梵音。
一阵清越的诵念声响,广场上的人群纷纷抬头,所有屏息望着前方。
佛殿内的一众贵人,也纷纷朝殿外看过去。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列手持法器的僧人,而走在正中间穿着红色金纹袈裟的男人,头戴赤红僧帽,缓步而来,步履从容。释然法师过分年轻的面孔,此刻透着淡然出尘,不带一丝世俗气。
他沐浴在从天际处弥漫而来的璀璨金光,圣洁庄重的袈裟,被照的越发熠熠生辉,仿佛有佛光在他周身笼罩。
梵音响彻广场,所有人注视着他,不由自主的双手合十,面带庄重。
待释然坐上布置好的高台,眼眸微垂,整个人犹如端坐在云端。
此刻每个人仿佛都能从他身上,看到那种超然物外的佛性。
直到他缓缓开口,一道醇厚的声音响起时,信众满脸虔诚的听着他诵念出的每一个字。
佛殿内的众人也凝神静气,听着释然法师的宣讲。
沈绛却从先前的心思抽离回来,重新思考,待会如何与大姐姐见面。
刚才大姐姐分明看见她,却克制住不与她相认,这正是印证了沈绛的想法。如今大姐姐在定国公府并不自由。
只怕她身边那个嬷嬷,就是监控她的人。
法会持续了整整一个时辰,待结束时,信众们似乎依旧意犹未尽。
反倒是佛殿内的贵夫人和千金小姐,已有人脸上露出疲倦之色。
于是结束时,立即有知客僧过来,护国寺早已备好了素斋供各位贵人享用。护国寺的素斋在京中本就有名,听闻太后娘娘来礼佛时,都要吃上一碗素面。
因此众人纷纷起身,前往斋堂。
方宝宁见沈绛不急不慢走在最后头,她不由着急道“殊音姐姐就在前面,咱们现在就过去吧。”
“不急。”沈绛低声说,随后她有些歉意的问“宝宁,待会你能帮我把那个老嬷嬷引来吗”
方宝宁看了眼“就是刚才拦着不让咱们见殊音的那个老嬷嬷吧。”
她朝前方瞧了一眼,再次确定。
“说来这些高门大户的嬷嬷,仗着自个辈分高,伺候过家中长辈,只怕没少在殊音姐姐面前摆谱。要不然我看殊音姐姐脸色如常,哪有她之前说的什么不适。”
她们两人走在最后面,说话声音又小,方宝宁忍不住替沈殊音抱不平。
沈绛眼眸微沉,哪怕方宝宁不说,她也知如今大姐姐的情况,只怕比她预想的还要差。
到了斋堂后,众人分桌而坐。
郢王妃乃是众多贵夫人中,身份最为尊贵的,自然是坐在首席。
待依次坐下后,方宝宁和沈绛坐在最末端,与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