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0章(6 / 10)

前每日都上的早朝要有效率的多了,有事的说事,没 事的就站在下面不要开声。

很简单的一句,就是天子不想看到下面的官员把金銮大殿当成菜市场,与朝中无关的,一 些鸡毛蒜皮、无关紧要的小事就拿到下面去吵,不要整日都在朝堂上扯嘴皮子,浪费大家的时

间。

要在朝廷上言行不当的官员,礼部的礼官员就按照殿前失仪处理。

在这么一个政策出台之后,这些官员们上折子前都要先考虑清楚,这个折子是否可以上, 上的折子的情况是否实属,是不是应该上。以前一些官员总喜欢空口无凭就在大殿上胡乱弹劾 别人,这些官员毫无例外的都被皇上处罚了,重者丟官,轻者被降职或是罚俸禄等等。

但是若是大臣弹劾上奏的折子的内容,在经过查明真相,事情实属的话,所弹劾的官员都 会按罪处理。

新帝在登基的短短时间之内,这些处理事情的手法和方式就让朝中务实派的官员们都极为 喜欢。但是也正是因为如此,朝中一批说话做事浮夸的官员都被降职或是调走了,能留下来被 天子提拔重用的都是务实、真正能干事的官员。

今日的早朝上,就有大臣提到了赵卓赵大将军提出留在京城一事,官员们分成了两派,一 派是觉得赵母年事已高,赵大将军想要留在母亲跟前尽孝,为人儿女,他们都可以理解;但是 一派站在国家大义的角度,认为赵大将军应该为大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赵卓这暴脾气,一听到这些官员站着说话不腰疼,忍不住的就要跳出去。

不可赵四适时的出手,拉了一把兄长,这个时候他们不适合跳出来,这件事如何处理, 应该看皇上的意思。

“”李问,他站在下面听着这些话的话,真的是无语极了。

“此事朕的心中已有定夺。”皇上的意思很明白,该如何做,他这个皇帝的心里已经有了 主意,“众爱卿们若无别的事要奏,今日的早朝就到这里了。”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百官跪拜,高喊“万岁”,皇帝带着他的人离去了。

作者闲话感谢 cqy对我的支持,么么哒想知道更多精彩内容,请在连城 读书上给我留言

第053章

“李大人,皇上有请您过去。”下了朝后,皇上身边的小太监过来,说是皇上请他过去, 李问并没有什么意外,要是皇上一直都不找他,他才觉得意外,“麻烦小张公公领路。”

“李大人这边请。”

李问跟着小公公前往去见皇上。

皇上并没有在御书房中召见他,而是在明湖湖中心的凉亭里面。还未走到,李问远远的就 见到了背对着他站在凉亭中的皇上,走进了凉亭,他跪下行礼道,“臣参见皇上。”

“李爱卿请起身。”皇帝让人起来,挥手让伺候的宫女太监们都退出去。

很快的人就走光了,杨绍慕坐了下来,让李问坐下,“想必小师弟知道朕今日找你来是所 为何事吧”

李问在皇上对面的位置坐了下来,听到皇上的话,他点了点头,笑着问道,“皇上,您不 是说您心中自有定夺了吗 ”刚才谁在早朝上说过这话的了他还真的以为皇上的心里已经有 决定了。

“”杨绍慕,小师弟的胆子大到连他这个皇帝都敢调侃了。

开了一个小玩笑后,李问就说到了正是上来。

“皇上您为什么会在这件事上这么犹豫这个问题追根究底,还是因为大成的人才太少了 、将才太少了。皇上您说是吗 ”李问道出了一个很根本的问题,为什么皇帝在任人上面会有 犹豫,朝廷所需要的人才没有。

为什么朝廷需要的人才会没有呢熟读四书五经,会作诗、写文章的人,就能够成为将才 吗

“若是朝廷有多几个像赵卓这样的良将,皇上您今日想必就不用像现在这么犹豫了。”李 问微微一笑,说道,“若是大成的人才济济,良将无数,那皇上今日的这些苦恼是不是都不复 存在了呢”

朝廷这个时候正是需要人才良将的时候,好官难得,良将难求,这就是朝廷如今面临的一 个情况,所以皇上要增开恩科,广纳贤臣,但是谁又能保证这些人里面就一定能符合皇上用人 的标准吗

李问提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对于整个大成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只有更多的孩童读书,这些人以后在各行各业都能有所成就,朝廷能从中挑选出最优秀的一 部分人为朝廷所用,这样皇上就不用担心会缺良臣将相了。”

其实归根究底,还是在教育。

这个时代只有士人子弟、富商子弟才有机会读书,平民百姓的孩子很少是能有机会读书的 。这里面一个很根本的原因,就是穷,平民百姓就是因为穷,才没有那个能力让孩子去读书, 若是爹娘有那个能力,肯定是愿意让孩子去读书的了。

说到教育,就必然提到了民生的问题,而民生还真的是一片空白。这个时代想要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