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aat
aa
“小小心意,给小苏公公买个酒喝。”在无人的地方,李问给小公公塞了几两碎银。 两个人手碰了一下,无人看到他们的动作,小公公眼明手快的收入了袖子中藏好,小声的 回了一句,“李六元客气了。”
在进宫的路上,李问知道给他领路的小苏公公是孙公公手下的人,孙公公是皇帝身边 伺候的老太监,李问是知道孙公公这个人。小苏公公的年纪不大,大概也是在十来岁的年 纪,这让他的心中不由的有点感慨,这个年纪要是放在现代都还是在上高中,而对方小小 年纪就净身入了宫当太监。
从前他只在电视剧里面看过太监,这还是他第一次接触太监这类人,李问的心中对他 们并无任何轻视之意,反而是觉得每个人都有他们的不容易,所以对小太监也无任何看不
起。
李问并没有问小苏公公什么不该问的,只是跟对方打听几句进宫要注意些什么,他并 没有刻意的去问起关于皇帝的事,只是在不经意间问起孙公公。大概是开始他就让小太监 放松了下来,因而在后面的一路上,小公公对他并无什么的戒心,两个人一路上说了一路 的话,从小太监的话中他对孙公公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御书房的门外,李问见到了等候在那里的孙公公,他是见过这一位跟在皇帝身边的 老太监,因而一眼就认出了他。孙公公见到小六元,说道,“奴才见过李六元。”
“孙公公快请起。”李问伸手去扶孙公公的同时,就给孙公公的手里塞了一个小荷包
孙公公接了起来,笑着说道,“皇上让奴才来请李六元进去,李六元请进。”
李问微笑着对孙公公点了点头,就往里面进去了。
站在后面的孙公公看到进去的小六元,十六岁的小状元,还不止是小状元,还是他们 大成的第一个六元之才,难怪陛下一再的问起这个小六元。
怀里揣着小六元给的荷包,孙公公倒是不在意这些东西,只是小六元待他们这些太监 的态度,和往日的那些大臣看他们的眼神略有些不同,倒是让他的心里感觉舒服。
站在门外的孙公公摸了摸怀里的荷包,倒是不像是银子,就是不知道李六元给他塞了 什么,心中略有点好奇罢了。
dijiu,赠会员,领福利
第三十二章,面见皇上
御书房里面
“微臣李问,见过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李六元跪在地上,行礼道。坐在龙 椅上的皇帝打量着他的小六元,面上有着威严,道,“平身吧。”
“谢皇上0 ”
李问从地上站了起来,眼睛始终半垂着看着自己的鞋面,直视天子龙颜视为对天子的 不敬。这一位可是他们大成国最大的大boss,要皇帝一个心情不好,是要判罪的,所以还 是老老实实低着头盯着鞋面的好。
别官还没开始当,就因着一点小事被罚回老家种地了。
大概是因为上辈子他是在一个讲人人平等的时代里成长起来的人,因而李问对皇帝的 心中有敬重之心,却无害怕之心。只是这是他们大成的皇帝,是掌控大成所有臣民生死的 帝王,因而在皇帝的面前他要保持着谨小慎微,不能出任何的差错就对了。
皇帝问起了他在翰林院中当差当的如何,李问如实以答,中间不该说的他自然是没说 ,都是挑着好话说。昭宗帝点了点头,嗯了一声,后面还问了李六元几句话,李问都一一 的答了。
倒是没想到皇帝问起了他的老师,李问就知道昭宗帝是知道了傅易寒是他的老师这件 事。他没有特意与人说起傅易寒是他的老师,但是也没打算隐瞒,知道了就知道了,所以 并无什么。
不过听皇上问起傅院长的语气,倒不像是心中对傅院长有任何厌恶,反倒是透露出一 点想念以及怀念的意味。
李问说道,“臣替老师谢过皇上的关怀。回皇上,老师在南阳一切安好。”
“嗯,那就好。”想起了故人,昭宗帝有片刻的失神。
李问低着头,因而他没有看到皇帝走神的样子
“你给朕说说,你对外使来朝这一事有何看法”昭宗帝问道。
该来的到底还是会来的,李问就知道皇帝找他必然是因为外使要来一事。上一世读高 中那会他没少背政治书,因而对这些政治性和国际外交等等这些问题要如何处理,他至今 都还有印象,再综合大成和邻国的一些情况,李问也能回答出一个大概。
他主要是站在外交能起到说什么作用来说这个外使来朝的事。外交自然是从两国邦交 的友好出发,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如何能能从共同的 利益出发,才能维护稳定的邦交。
当然其中一些空洞乏味的大道理李问不必要同皇帝去说了,他知道皇帝问他这句话的 目的,所以他只要简单明说一说对外使来朝的看法就好了。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