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1 / 2)

古代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aat

aa

打了一夜的更,困顿不已的更夫收拾了东西回去睡觉了。

五更一过,距离天亮没多长的时间了。皇帝在宫人的服侍下起了床,大臣们这个时候都坐 着小轿子赶着出门,到午门前等候入宫去上早朝。

“喔哦”

没多久,外面传来公鸡打鸣的声音。

听到鸡鸣声,李问就醒了,他抬起手放在额头上,昨晚做了一夜的梦,这会儿醒来的时候 根本就不想起床。“叩叩”外面传来敲门声,李童每天在这个时辰,准时的在门外轻声喊 他,“少爷,该起床了。”

“嗯,进来吧。”李问应了一声,从床上起来。

等洗漱完毕之后,穿好了衣服后,李问从屋里出去,清晨起来感觉到一阵冷意,这天是越 来越冷了。早上送他们家小孩去书院读书,路上顺便给小孩买了两个包子吃,他自己也拿着几 个包子吃着往翰林院过去。

过了一个仲秋回来,一早上整个翰林院大半的人都在打哈欠。

好在翰林院这里挂的是闲职,干的活都不是太要紧的事,所以偶尔偷慊一下也无人会管。 上午小眯了一会眼后,李问才感到脑子清醒了过来,最近闲来无事,他就在翰林院这里开始画 小人书。

还是上一世在读中学那会他学过几年的漫画,后来到上了高三,忙着高考就扔到了一边。 那会儿他也想等长大当一个漫画家什么的,只是后来不知道怎么的又不感兴趣了,他小时候对 许多东西都是只有三分热度,等这热度一过,就没兴趣了,因此并没有在什么事上有过太大的 坚持。

所以到现在想起来,他又开始捡了回来,一开始画有点手生,后面慢慢就找回点感觉了。

故事就简单的构思了一下,用的是三国的背景,不过他在这里面套入了他们大成的开国皇 帝成武帝的人物形象,所以这个故事的主君就是成武帝,成武帝的身边围绕着一些大臣们,这 些文臣武将们都是辅助皇帝打下江山的功臣,当然0女佳人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开篇之前,他先把人物和故事筒单的勾勒出来。

一开始写这个故事,李问也没想太多,他纯粹就是拿这个来打发时间,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他们现在干的就是编史的活儿,那些史书枯燥的连他自己看久了都觉得枯燥,普通的老百姓 就更没兴趣看这种典籍文献类的书籍了,所以他就想到了一种更为众人所喜欢的漫画,也就是 后世人手一本的小人书。

所以同样是在翰林院上班,李问就在这里搞起了他的另一个副业,画小人书。

dijiu,贈会员,领福利〉

第二十七章,问起

“此事延后再议,退朝。”

“退朝”

“臣等恭送皇上。”

下了朝后,皇帝回到了御书房,几位朝中重臣和皇子都跟着到了御书房。今日早朝上提起 不日之后外使将要来朝一事,文臣和武将们两方各持不同的意见,吵闹了一个早上,闹的皇帝 的头都疼了。

早朝上吵了半天,自然是没吵出个对策出来,皇帝对此早就习惯了。

此刻回到御书房中,昭宗帝问道,“你们对此事有何看法”

一时御书房里无人说话,一个个低头不语。

昭宗帝的眼神扫了一眼众人,面上带着不悦,哼了一声,说道,“怎么现在问你们,这一 个个都不说话了早朝那会不是都挺多话说的”

按照往年外使到来的目的无非就是一个,来他们大成打秋风,同他这个大成皇帝哭穷,来 跟他这个皇帝要钱和要粮,每年大车大车的粮食拉着回去。今年大成许多地方都干旱,如今他 们大成自己的百姓都吃不饱肚子了,哪来的那么多粮食给别人

所以一提起外使要来,昭宗帝的心里就很不爽。

但是他是皇帝吧,也是要个面子的人,行1事又不能显得他这个皇帝太小气。邻国的使者千 里迢迢来问他这个皇帝借点银两和粮食,他这个皇帝总不能说自己没有吧所以这也不行,不 能一口就拒绝了,得找一个借口。

皇帝找不出好的借口,所以这个事还是要臣子们来想办法,到时候要如何应对。

“太子,你来说说这是当如何”昭宗帝开口点了太子的名。

“是,父皇。”杨绍慕从上前一步,拱了拱手,说道,“父皇,儿臣以为,有客人自远方 而来,我们大成自然是欢迎的,按照礼节上安置和接待他们。至于他们为何而来,还是要等他 们到来才能知晓,到时候才能根据他们到来的目的,而想出如何应对的办法。”

据探子所报,关外的胡人蠢蠢欲动,邻国也不是太安分,所以这一次外使要来大成,怕是 目的不会太简单。

今年那边已经发生过几起冲突事件,不过都是一些小打小闹,双方都有伤亡。自从边关的 大门关闭以后,关外的胡人就不能那么轻易进来。不过一旦胡人要起兵攻打大成,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