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1 / 2)

古代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aat

aa

“这是去年的样板,今年的棉花还未起来,所以今年的棉大衣要等到年底才能开始生产。

“你这些,都是做出来卖的 ”谢云飞伸手去摸了一样衣服,只觉得触手的手感柔软厚实 ,他可以肯定这件衣服在冬天穿在身上,必然不会感到寒冷了。

“是啊,这些东西做出来不卖,这么多还留着自己穿吗 ”李问说道,“哦,忘了告诉你 们,这边庄子上的东西都是老师的。我以前在南阳读书,都是住在老师那里,无意间发现了这 个庄子,想着闲来无事,就到这里来折腾折腾。”

所以一不小心,他就搞出了这么多的东西来。

谢云飞的嘴角抽了抽,心想也就只有你才这么有能耐,读书之余还能搞出这么多的东西, 完了还考出一个状元来,果然不愧是他们大成出的第一个六元。

“这一件衣服的价格如何”谢云飞问道。

“我对这个价格也不大了解,你问管事吧。”李问转而问管事,管事对作坊这边的事情是 一清二楚,对这些衣服鞋帽卖出的价格也清楚,所以一五一十的报了出来。

价格这么低廉谢云飞看想赵向毅,转而对李六元问道,“我们可以预订这些衣服吗”

“这个嘛,应该是可以的。你们到时候去找老师谈,或者是到这边来找管事谈。”从 建起了作坊之后,李问就不管这边的事情了,所以他对内部的这些事情都不是很了解。不过他 知道去找傅院长谈,肯定能把这个事情谈下来。

但是好像傅院长也不管这些事,在管这些事情的应该是满叔吧

“好,到时候我亲自去找先生谈。”赵向毅说道。

李问知道赵向毅想要这些棉大衣有什么用,边关几十万的大兵,每个人都要一件的话,就 是好几十万件了,他拍了拍赵向毅的肩膀,说道,“赵大哥,这个事先不急,别说你想要的这 里没那么多给你,就是有那么大的量给你,你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的银两吗”

边关十几万的士兵并不是赵家一家的责任,说到底这些士兵都是皇帝的兵,要养也是国家

来养,还轮不到赵家去养。赵家要能拿出这么多的银两买置办军需,等回头皇帝追究下来,没 准还会给赵家扣一个“居心不良”的帽子。

赵家本就引得皇帝的忌禅了,这会儿还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银两出来买军需用品,你们赵家 这是收买军心,皇帝一句话下来你们赵家想干嘛

那到时候要怎么解释

“庄子和作坊这里这么多的人要养,这里的东西都不是白白得来的,每个人都有劳动付出 ,因而每个人都应当有劳动所得。若是劳而无得,那么谁还愿意给你干活呢”李问这话也明 白地告诉赵向毅,哪怕他是用他的身份,或者是用赵家的身份去说,这些东西都不可能白白的 送给他的。

他们作坊这里还有这么多的人要养活,整个庄子以及附近的农户还有许许多多的人。

赵向毅顿了顿,他点了点头,说道,“我明白了。”

“我们回去吧,咱们回去的路上再说。”李问有点于心不忍,他们今天在这边要逛的都逛 了,要看的也看了,他今日的目的是要带他们到这边来看一看,要告诉他们,只要换一种方式 ,百姓也可以把日子过的好。

“好。”这一路看下来,陆知书从一开始的惊讶,到现在的深思,他开始在思考,若是等 他到了地方去,他能为百姓们做一点什么,要怎么样为百姓们去做。

在逛完了作坊之后,他们就打道回去了。

dijiu,贈会员,领福利〉

第九十二章,你可以相信我,一更

南阳府的一家酒楼的楼上的厢房里面,李问与陆知书还有赵向毅,以及谢云飞四个人围着 桌子坐在一起,这里面除了他们四个人,再也没有别的人了。

李问双手合十放在桌面上,看着面前的三个人,说道,“今日带你们到庄子上去,我事先 已经同老师商议过,得到了老师的同意,我才带你们到那边去看看

“那里的东西,想必你们都已经见到了。前面我已经说过,庄子上的那些东西是我在南阳 的这几年,读书之余折腾出来的东西,当然那些东西都并非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若是没有老师 的支持,以及庄子那边的管事和庄户汉子们的帮忙与配合,那边的庄子也不会有今日的这些东 西。”

“我当初看到庄子那里的农奴和佃农们过的日子,我当时的脑子就在想,为什么这些农民 们勤勤恳恳干活做事,辛苦种了一年的地,到头来却还是要饿着肚子,连饭都吃不饱。四海无 闲田,农夫仍然会饿死,这是为什么”

这里面就要谈及到一个土地兼并严重的问题,土地都在大世族和地主的手中,朝廷的王侯 大臣们的手中都握着大量的土地,所以农民们的手中没有可种的土地,只能去租借地主家的田 地耕种;其二就是朝廷的苛捐杂税众多,农民辛辛苦苦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