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aat
aa
“嗯。”有李问在他的身边,陆知书已经不知道多久没感受到这种感觉了,有一个人陪在 他的身边,安安静静的坐在这里看着外面的雨。
老天爷的事,谁说得准。
“你还记得书院的后面有一个小池塘,咱们好几次跑到那里去钓鱼都被院士抓到的事吗 ”李问想起了以前他和陆知书还要沈子敬苏元四个人在书院读书的事,书院后面有一个小池塘 ,里面养了不少的鱼,他们读书之余,没事好干就去祸害那些鱼。
以前他们总是和沈子敬苏元四个人一起玩儿,就是去干什么事都是四个人一起去,其实主 要都是他和沈子敬两个人干。陆知书和苏元属于在一旁观看的,不过一被抓到,就是他们四个 人都要一起受罚。
“记得。”显然是想起了以前的一些事,陆知书的脸上a出了笑,说道
陆知书说道,“我知道城郊有一个地方可以垂钓,过两日,等雨停了我到你到那边去钓鱼 吧。”他大伯在城外有座庄子,那庄子附近有条河,那边倒是可以钓鱼,陆知书从前去过一次
他在京城读书这些年,他大伯倒是三不五时就让人送东西过来。只是因为他大伯在朝为官 ,公务必然是繁忙的,陆知书自己也要读书,因而两人是很少碰面。他大伯有两个嫡子和两个 庶女,嫡子的年纪都比他的大,一个是在外地当官,一个在京城这边,平时没什么事,陆知书 也少上他大伯家里,因而和在京城中的堂兄关系也是一般。
“好啊,那就这么说定了。”听到陆知书有地方钓鱼,李问倒是来了兴趣。
两个人的性子都是有点宅,陆知书比他更宅,他这是对这地方人生地不熟的,刚到京城没 几天就去考试,这会儿考完出来了,李问也不知道有什么地方好玩的。
京城里这会儿倒是不少考生在这里,外面的酒楼茶肆随便哪个地方走进去都是人,李问又 不大爱到那些地方去,读书人多的地方,各种矛盾和问题也多。这会儿考完试了,不去找个地 方放松放松,如不是逼不得已,李问也不想到读书人多的地方去,主要是省事。
两个人就约定了等雨停了后去钓鱼。
在陆知书那里待了一会,两个喝了一会茶,说了一会话,李问就回去了。
作者闲话
第六十四章,春游
家里说请一个厨娘回来做饭,第二日陈管事就从外面带回了一个妇人和两个丫轚,把三人 的卖身契给了小公子,“小公子,我瞧着你这院里没个丫鬟使唤,小姐那儿也缺个丫ii跟着伺 候,这院里还是要有两个人伺候才行。”
“我刚好在外面瞧着有合适的丫鬟,就带了两个回来,以后这院里的事也有个人做,小姐 那也有人跟着伺候。小公子你看要合适就把人留下来,不合适我让人给送回去。”
跪在地上的三个人把头埋的更低了,单薄的身子在瑟瑟发抖,似乎是怕主人家不要她们, 把她们送回去。
手上拿着三人的卖身契,李问顿时头疼的很,看到跪在地上的三个人,李问说道,“你们 起来吧,不用跪着,以后不用动不动就下跪,我这里不兴这一套。”
他明明只是让去请一个厨娘做饭,怎么变成了买了三个人回来这会儿人都买回来了,这 钱都给了,买了就买了吧,他总不能退回去吧。
“是,老爷。”跪在地上的三个人才起来,脸上都带着胆怯和不安,生怕主人家不要她们 ,把她们送回去
陈管事亲自去挑的人自是不必说,年纪大的吴氏三十来岁的年纪,以前是在大户人家的厨 房里头干过活,只是嫁人不淑,丈夫是个爱赌的,赌博欠了钱,卖光了家里的东西后,把妻子 卖了抵偾,所以这个女人也是个命苦的。
两个丫鬟,年纪小的那个十四五岁,大的那个有十七八岁了,模样长的端正。李问问了她 们叫什么名字,知道妇人姓吴,喊一声吴氏,两个丫鬟就给改了个名,大的改名叫迎春,小的 就叫軎鹊。
两个名字倒也軎庆。
“行了,你们以后就留下来做事吧。我这里没有太多的规矩,我对你们唯一的要求就是对 主人忠心,做事踏实稳妥。我先把话说清楚了,这里不容卖主的奴才。我也不是一个苛刻的主 人,你们不做错事我不会罚你们。”李问相信陈管事去挑的几个人问题不大,不过他还是要先 把话说清楚了。
李问翻看了一眼手上的几张卖身契,放到桌子上,说道,“还有你们的这一纸卖身契,就 先放在我这里。日后你们每个人每月都有月钱,干的好的话,一月还给你们发奖金,等你们自 个存够了钱,可以来我这里把你们的卖身契赎回去。”
“等以后这卖身契你们赎回去了,你们要留还是要走,咱们到时候再谈。不过我必须阐明 的一点就是,在你们把卖身契赎回去的这个期间,你们工作上若是出了什么差错,我一样会把 你们赶走,听明白了吗”at
a请牢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