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1 / 2)

古代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aat

aa

“还有这个是手套,是套在手指上的。”担心陆知书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李问拿过手套 亲自为陆知书戴上,说道,“你看,就是这样子戴的。手指出来了,也不会妨碍你写字,要 是太冷的话,你就戴上这个手套,手就不会那么冷了 ”

要不然天气一冷,写字的手指都僵硬都不会动了。

“我以前怎么就忘记让人给你送一套这个来呢真的是,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就忘记了。 ”李问想起以前忘记给陆知书备上这样一份帽子手套送过来,顿时心里有点懊恼。

这些年他和陆知书会有书信往来,每年他都会让人给陆知书送些吃食过去,而每年陆知书

也会从京城让人给他送年礼到他家中去。

“没关系。你能想到我,我很高兴。”见到少年懊恼的样子,陆知书的脸上不由的露出了 笑意,这是他第一次向别人表达他的喜悦。看着手上戴着的手套,陆知书的眼眸注视着李问, 说道,“你给的这些,我都会带上的。”

“当然要带上啊0 ”不然他把东西送过来干嘛,傻啊李问看到陆知书笑了,他也跟着傻 笑,他知道陆知书一定会带上他送来的这些东西,没准还能派上用场呢。

知道陆知书这里不缺什么东西,别的多余的东西他就不给陆知书送来了。

陆知书看着少年的眼里带着连他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的温柔笑意,是为好友能关心他而感到 很喜悦,更是因为他能遇到李问,是他陆知书的幸运。

人生难得一知己。

中午两人一起吃了一个午饭,明日就要去考试了,知道别人这会儿可能还要忙,李问就没 有在陆知书这里多留了。走的时候他还跟陆知书说,“你今晚不要熬夜看书了,今晚要早点睡 ,咱们明早一起出发去贡院吧了 ”

“好,我晓得。”陆知书亲自送了李问到门口,目送李问带着家奴离去,他才转身回了自 己的院子里面。

到考前的一天,李问的心里说没有紧张是假的,多少还是会有一点紧张。但是伴随着紧张 的,还有一点兴奋,因为马上就要去考会试了。

考到会试,已经是差不多最后的一步了。会试只要是不出意外的话,他可能还有一场殿试 要去参加,所以后面最多就剰下两场的考试了。

这一世他从五岁开始读书,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再加上上辈子从幼儿园上到了大学,也是 读了十几年的书。两辈子加起来读书都读了二三十年了,说到这里,他也是一肚子的泪啊

不过没关系,很快他就可以考完了

李问是斗志昂扬,就想着考完他就可以解放了,十几年都这么熬过来了,还差这两三个月 吗考完就解放了。他现在的心情就和当年参加高考的差不多,别人是靠前紧张外加焦虑担心 自己考不好,他想的则是考完就解放,以后不用再这么死命读书和考试了。

若是还有下辈子,他一定不要再当读书人了谁说读书不辛苦了,你来读两辈子的书试试 看。

不过这种兴奋的心情很快的被李问压下去了,哪怕是到了考前的这一天,他的生活步骚和 往曰都是一样。

中午回来还小睡了一会,下午起来读了一会书。然后在饭前洗了澡和头发,不然到之后考 试的九天里肯定是没法洗澡和洗头发之类的,所以就要提前洗好了。

晚上吃过晚饭之后,李问还带着小丫头和小童到外面去散散步。

隔着湖面,李问看到对面的陆知书,对对面的人挥手。陆知书知道李问这个时候会出来外 面散步,他也带着人出来了,见到对他挥手的少年,他的脸上露出了笑。

两个人沿着湖边走了一会,说了一会话,相互鼓励对方要好好考。

后面的这几年陆知书到了京城读书,国子监那里不乏大懦学士,京城这里还有陆知书的大 伯在,陆长平为侄子请了最好的老师为侄子讲学,这后面几年陆知书是十分专心刻苦的在读书

而李问这几年则是在南阳读书,还有一个傅院长亲自教导,他自己本人也是个勤奋的。

上一次的秋闱考试,李问拿了南阳府的第一,而陆知书拿了京师的第三。他们两个人之间 要分个谁上谁下,因为地域的不同,和人才的不同,还真不好分0

“考试必胜”李问对陆知书比了一个加油的姿势。

陆知书不明所以,一脸茫然。

李问哈哈大笑,指着陆知书说道,“哈哈哈知书你太可爱了。”

“”陆知书。

太阳要落山了,意味着这一天将要结束了,两个人在外面散了一会步,就各回各家了。

这段时间作为太子殿下的杨绍慕公务也是很繁忙,他父皇有意锻炼他,杨绍慕知道这对他 来说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机会,他要抓住每一次得到的机会。从平洲回来之后,杨绍慕在京城行 事就比从前更为低调了,但是朝中支持他的官员非但没有见少,反而是比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