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1 / 2)

古代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aat

aa

杨绍慕看了他的伴读一眼,赵向毅把玉佩塞进少年的手里,冷着声音说道,“给你的,你 就拿着。”

李问并不想拿这块玉佩,但是很显然对方完全不给他拒绝的机会。在一旁的黑脸男人把玉 佩塞进他的手里,李问就只好接住了,说了一声“谢谢”。

至于他到京城的时候会不会找对方,就另说了。

若是路上没有盘缠,这块玉佩的质地看起来还不错,应当满值钱的,没准还能当几个钱当 路费。

“你刚才在下面,是不是打算到什么地方去,如此我们就不耽误你的事情了。”杨绍慕脸 上的笑让人如沐春风,刚才见到少年走在街上,想必是要到什么地方去,他们就不好再继续留 少年在这里了。

“正好是有点事,那这样我就先行告辞了。”李问顺势起了身,向对方拱手告辞。

待少年走了之后,坐在窗边的的太子殿下和赵小将军看到少年带着小廝出了酒楼。

杨绍慕想起来刚才少年在他这里茶都喝了好几杯,点心也吃了不好,就是话没有与他说多 少,太子殿下不由的就笑了,说道,“这少年模样看起来像只小兔子,实际则是只小狐狸,圆 滑的很。”

“殿下,你是说那一位傅大学士能教出一只小兔子”当年当太子陪读的赵向毅没少被傅 易寒拿着戒尺抽手心,那一位傅大学士的心是芝麻馅的,黑着呢

就傅易寒这样的人,能教出一只小兔子,赵向毅可不信。

“呵呵,你说的也是。”杨绍慕忍不住的也笑了,心里则是开始期待与少年的再遇了。不 等到那个时候,少年若是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又是会如何,杨绍慕在心里有点坏的想着。

在南阳停留了一日,稍作整顿后,杨绍慕就带着他的伴读和几名护卫梢然的离开了南阳府

那一日去参加了聚会回去,李问也并没有同傅院长提起他在外面遇到上次那两人的事。

乡试放榜之后,陆续的就有不少的人开始离开南阳府了,考中了举人的自然欢喜,至于没 考中的考生们则是黯然离开,准备三年后再回来考。

这几日不少的聚会和送别会,李问去送走了一些同学好友,他要留在南阳府这里,继续备 考明年的春闱考试,是以就不回去老家了。

过没两日,沈子敬和苏元也收拾了东西,准备启程回去清平镇了。

李问写了一封家书,还给他阿奶和阿娘弟弟他们都准备了一份礼物,托沈子敬帮他带回去 ,让他到时候派个人把东西送到李家饼铺去就成,店里的掌柜会安排人送去他家中。

沈子敬和苏元回去的这一日,李问到码头来送送好友。

“等下一次见面,想必就是你金榜题名时了吧。阿问,我们等你的好消息。”沈子敬伸手 去揽了揽好友的肩膀,他这一次回去是打算再潜心再读三年书,等三年后再下场去考,没准那 个时候还有机会能考上。

苏元跟在沈子敬的身边,同沈子敬一同回去,他也是准备三年后再和沈子敬一起下场去考

“哈哈,我会尽力的。”朋友们这一走,等下次见面又是不知是何时了。看到沈子敬和苏 元要回去,李问的心里对好友的离开到底也有不舍得,这话是勉励自己,也是告诉好友,“月 又阴晴圆缺,人聚散离合,不管如何,我们总会再见面的。到时候我去了京中,会给你们写信 回去。”

“好,我们走了啊。”那边人都在等着他们上船了,沈子敬往身后看了一眼。

“一路顺风。”

“祝你早日高中,我们等你好消息。”

“行”

站在下面的李问看着沈子敬和苏元一行人上船,沈子敬站在船头对着李问挥手,大船启航 ,缓缓的离去了。直到大船越去越去,消失在了天边,李问还站在原地没离去。

书童劝道,“少爷,我们回去吧。”

“嗯,回去吧。”李问叹了一声,说道。

作者闲话

第三十八章,报喜

清平镇李家村

人在李家村的孙怡在作坊里一边做事,一边是想着在南阳读书的孩儿,不知孩儿此次的科 考考的如何,孙怡的心里是万分的挂念孩子。年后孩子一走,如今又快一年了。

小作坊里是浓郁的花香,炉子里在熬制香料,这些熬制出的香料再经过一道道的工序,经 过加工之后,会制作成各种各样的东西,再从作坊里出去,经由商人之手销往各地去。

自从流民到了他们这边之后,这之中是有好人,但是也有坏人。最近别的村子是发生了不 少的事情,好在他们李家村建起了护墙,外来的陌生人不能随意进来他们村子里面,要进来村 子的商人和小贩要在村口登记过,才能给予放行。

即便是如此,一般陌生的面孔是不能随意进来的,除非是有熟人带着才能进来。

“怡姐,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