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了。于是没多久,不少人就得到消息,说是柯家觉得京城待不下去了,带着家小回到了老家。
柯家家主坐在马车中,下意识地往回望
他到现在都还没想通,他打骂女儿不过是自己的家事,就算想要将女儿沉塘,在一千也是再正常不过,甚至会被人夸赞的行为,怎么如今,一下子就全变了呢
难道,老祖宗的做法错了吗
他闭上眼,心里一片茫然。
其他人可不知道柯家家主的想法,若是知道,怕也只会将人狠骂一顿。
柯良玉是在柯家离开京城近一个月后,才得知他们被女状元的读者找了一个月茬儿的事情。
同时得到的,还有柯家人已经离开京城的消息。
从大有些担心地看着柯良玉“你不要伤心,你父亲他们很可能只是忘记了告诉这件事,我”
柯良玉叹了口气,道“你不用安慰我,我知道自己的父亲是什么样的人。以前或许还会伤心,但在他不顾我哀求,硬要将我沉塘后,我与他的父女情分便彻底结束了。”
从大张了张嘴,又很快闭上,他没有这样的父母,所以不知道该怎么安慰柯良玉。
柯良玉自己却是个心性强大的,她在得知柯家被逼得离开京城,竟然只是因为一个话本儿后,好奇地让人将话本儿买了一本。
等话本儿到手,她迫不及待地打开看了。
看完后,她略带几分怅惘地开口“看了这个故事,我竟然觉得自己还是幸运的。”
毕竟她在遇害之前,就被皇上及时救了下来。
但女主能参加科举,并成功夺得状元之位,又让她有些羡慕。
错过了这次恩科,也不知道朝廷还会不会让女子参加科举。而且就算可以报名参加,只怕也得从童生一步一步地往上考,想要再等到的春闱,至少也得两三年后了。
她微微叹了口气,抬手让丫鬟取来一本书。
不管以后还会不会同意女子参加科举,她都必须做足准备,这样等机会真的降临的时候,她才不会因为准备不足而抱憾而归。
状元啊
这称呼还挺好的。
女状元的热度已经达到顶峰,全国各地,该看的人也都看了,哪怕不认字的人,也在茶馆儿等地听完了整个故事,再宣传,也不会有人花钱买了。
鹿岁果断将自己的精力从女状元这本书上移开,转到了小白菜上。
看着小白菜这个凄凄惨惨的名字,鹿岁犹豫之后,找到鹤年“哥,能改个名字吗你这书名放出去,旁人还以为我在卖菜谱呢。”
鹤年斜睨他一眼,道“母亲和妹妹都说这个名字好,姐姐也说这个名字贴切形象,怎么就你一个人觉得这个名字是菜谱想想你自己的原因”
鹿岁“哥,母亲他们都是在看过故事之后,才觉得这个名字贴切的,但现在,我们是要将故事卖给那些没看过话本儿的人,这个名字不行。你取一个跟女状元一样通俗易懂的。”
鹤年被他缠磨得没办法,随口道“你要通俗易懂,直接叫童养媳不就好了,自己还取不了开门”
他话音刚落,就听鹿岁“诶”了一声“我觉得这名字不错,这就让人将名字改了。”
说完转身就走,完全没有给鹤年反悔的机会。
鹤年“”
晚上吃饭的时候,鹤年与家人吐槽,鹿岁却半点儿不在意“反正名字是你自己取的,现在书名也开始印了,你就算反悔也不可能了。”
鹤年“”
童养媳的故事不像是女状元那样,有热度可蹭,所以一开始做宣传的时候,是直接贴着女状元在宣传。
但因为这个故事的基调更黑暗,那些读者在书肆读完第一章节后便果断放下了,没敢买回去。
只是第一章而已,那些读者看完便心里堵得慌,哪儿还敢看后面的故事情节
可回到家后,故事第一章的情节就像是烙印在他们的脑子里,不停地在他们脑海里闪回,让他们辗转反侧,无论如何也无法将其从自己的脑子赶出去,更没办法安心睡觉。
于是第二天,这些人便顶着两个硕大的黑眼圈来到书肆,将话本儿买了回去。
故事的主角是一个不过五岁大的孩子,被父母亲自卖给一个病秧子做童养媳冲喜,之后劳心劳力地为夫家做活儿,可是在丈夫死后,当时还不过十岁大的女主角,还是被夫家给害死了。
为了一块贞节牌坊。
又是贞节牌坊。
因为女状元,这些读者对贞节牌坊这东西不说厌恶,却生了抵触之心,提起来也不会再觉得那是某家人的荣耀,而是会以审视地目光地去看,那些贞节牌坊的背后,是否也背着一条人命。
女状元还好,哪怕女主人没了,朝廷也是生气居多,万万没有按照女主父亲的心意,给人颁一块贞节牌坊的。
但童养媳不同,故事的结尾,在小女孩儿死后,她夫家是真的用她这条命换了一块贞节牌坊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