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去贾府(2 / 3)

管挑拣人选就好了。而且说句不怕您恼的话,咱家三姑娘是几个兄妹里最出众的,奴婢半辈子也未见过比三姑娘更灵秀的主儿。以三姑娘的品貌,将来的亲事只怕不低。”

梅氏听着,道“你说的这些我何尝不知。正是如此,我才为难。皎皎是出众,可以老爷的官位最多给她找个门当户对的人家。将来若是夫妻恩爱,倒也是一世佳缘。可若碰上个不上进的,岂不是白可惜了我儿的品貌”

许妈妈听了这话,倒不怎么担心。她笑道“夫人若是担心这个,倒也不必。俗话说,梧高凤自来,当下不就有个好人选么”

“你是说”梅氏迟疑了一瞬,才道“你是说箫公子”

“可不是”许妈妈笑吟吟地道,“原我还不敢说这话,可为着三姑娘奴婢就多一回嘴。夫人怕是不知道,上回国公爷送来的年礼,除了大哥儿、大姐儿、二哥儿得的东西,国公爷单给三姑娘一个匣子,里面除了一串珊瑚手串,还有一对金丝嵌宝的手镯。依奴婢看,国公爷对三姑娘与旁人可不一样。”

梅氏听着这话,不由低头沉思起来,半晌她才道“经你这么一提醒,还真是如此。不过,既然如你所说,那箫公子为何没有与老爷表态”

“这”许妈妈对此也有些不解,不禁猜测道“或许是觉得咱家姑娘年纪还小”

“那世族里还有定娃娃亲的,皎皎可是正当龄。”梅氏摆手否定了这个理由。自个儿细想了想,不由道“不对,若箫公子送的东西真特殊,以皎皎的聪慧不会察觉不到,可这孩子近来行事一如往常,并未有什么异样,可见这其中另有隐情。”

“难道咱家姑娘不愿意真把国公爷当做兄长了”许妈妈猜测道,反正她是真觉得国公爷有那个意思。

梅氏也想不明白,索性道“皎皎那里你多上些心。国公府门第高贵,箫公子的亲事怕是不得自主,而且人心易变,事关皎皎的闺誉万不可大意。”

许妈妈闻言,忙郑重的答应了。

贾府的老太君不止一次让卜氏带了亲戚去府上做客,这回更是正式下了帖子。梅氏推辞不过,便约好正月十八日去府上拜访。

十八这日,风清云淡,早春的日光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

一早梅氏就吩咐人套了车驾,又让许妈妈挑了几个体面的媳妇子一会儿跟着出门。

姜幼白姐妹俩梳妆打扮好,先去了梅氏处。梅氏打量她们的装扮,见浓淡相宜,便满意的点点头。然后让乳母抱了嗣哥儿去给老太太请安。

老太太的年纪大了,又加之来了京城后日日惦记着只身在雍州的姜念儿,近来精神越发短了。

众人从老太太处出来,姜承宗便抱着嗣哥儿去书房了。姜父今日休沐,梅氏等人出门,他正好能哄着嗣哥儿。

今日统共用了一辆大车和一辆青油小车。梅氏带着两个女儿坐一辆,其余主子贴身的妈妈和丫头子坐一辆。剩下的婆子、护卫便跟着车驾走路。

贾府在皇城根下,姜家的马车行了将近小半个时辰至巳时末才到。

贾府的妈妈、媳妇子早早候在二门处,梅氏等人下车换了轿撵,又行了大约一盏茶的时间方停了。

有婆子撩起轿帘,梅氏等人各自下了轿,就见前面立着个体面的媳妇子,笑吟吟道“姑太太好,奴家是老太太身边的,老太太听说您到了,特地让我们出来接您呢。”

她说罢,身后立着的一行丫头、婆子俱都福身问好。

“有劳了,请问这位妈妈如何称呼”梅氏笑着客气道。

“姑太太抬举了,奴婢夫家姓张。”这媳妇子一边扶着梅氏往里面走,一边回道。然后又问“姑太太一路来,可好走”

“原来是张妈妈。”梅氏说罢,又道“好走呢。幸得老太君抬爱,咱们才有福气到这里长见识。”

一行人寒暄着进了垂花门,沿着抄手游廊绕过大厅就到了后面的正房大院。只见这里雕梁画栋,一花一鸟一树都透着无比的富贵气息。

梅氏还罢了,到底阅历摆在那里,且还稳得住。倒是姜令月见了这些,不由露出些吃惊的表情,对着檐下的鹦鹉有些新奇。

张妈妈一边领路,一边观察着姜家姐妹。见了她们的神情,心里忍不住暗暗诧异。姑太太家这两位小姐真是出人意料,听说姜家老爷不过是六品小官,他家又是从小地方来的,如今见了这等富贵竟还能忍得住。

这里可是老太太的正院,什么罕见的好东西没有。可自打这两位小姐进了门,年长些的神色间好歹还有些波动,但眼神明显清明,不过是见了新奇物事的正常反应。小的这个却从头到尾举止从容,不为所动。

想不到一个寒门小户家还能教养出这样不凡的姑娘,真真是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