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悸动(4 / 6)

针线房赶着年前将衣裳做出来。又见一起送来的两块地毯皆是上品,虽赶不上波斯进贡的,可也不差了。

正兴致勃勃的让人换了原来的地毯,铺上这块新的。舒立来了。

他明显有些诧异这个时候主子还有心思亲自布置书房,而且还是和萧山这个大老粗一起。

“什么事”新地毯铺好,箫煦摆手让其余人出去,只余萧山和舒立。

舒立收敛了心神,道“主子,西庄的药已经实验成功了。”他的声音里有隐隐的激动,但瞧着主子依旧沉着的面色,还是压抑下了自己的情绪。

其实箫煦内心也不是全无波动,他狠狠握紧书案下的拳头。半晌才沉声道“你们两人下去准备,我即刻进宫回禀圣上。”

萧山和舒立都明白他的意思。此次药物研制关系重大,事关国本,圣上知道了必定会亲临。到时不说主子,他们这些人也将一飞冲天。

“是,主子放心,属下一定安排的万无一失。”两人一口同声道。

直到书房里没人了,箫煦才缓缓放松了因为太过用力而变得僵直的手臂。此时,巨大的喜悦后知后觉得漫上了心头。

他的喜悦不为即将而来的赫赫之功,而是终于能对当初那个只信任自己的人有个交代了。他终是不负所托。

箫煦带着亲信护着一位神秘人出京的时,姜幼白正指挥着厨娘煮腊八粥。

今年的腊八节比往年更加慎重。姜家初来京城,既要交好邻里,又不能丢了自家的矜持,被人低瞧。如此,便要在平日的细枝末节上下功夫。

腊八粥的味道最能体现一个家族的底蕴。

贫寒百姓家,随意抓几把豆子煮了,便算是过了腊八节了。但富贵之家煮腊八粥都讲究一个色味、浓淡,少则七八种谷物熬煮,多则二三十种也不是没有。

姜幼白曾经吃过一碗至今回味不已的腊八粥。想起那个味道,便托姜熙专门去酒楼买了几碗来,又拉着姜令月一同品尝,到底是将方子琢磨出了个八九不离十,煮出来的粥也有七八分原本的味道了。

到了腊八节这一日,姜家给周围邻里和亲友都送了腊八粥,获得了大家一致好评。各家也都送了回礼,其中卜氏送来的几坛子腊八蒜最让姜家人喜欢。碧绿如玉的颜色,口感微酸、微辣,十分下饭。

姜幼白想起老爸喜欢吃这个,便寄了一坛子给家里。

现代。姜熙冒雪抱着一个黑瓷坛子进了家门,正好碰到了给兰花浇水的姜爸。顶着他老人家疑惑的眼神将坛子放在餐桌上,借口换衣服溜回了卧室。余下姜爸自己打开了坛子见了里面一片碧绿,眼神愈发深沉。

下午姜熙与姜妈商量着做年夜饭,记起之前姜幼白寄来的一盒子人参一直没用,正好可以用来炖人参老鸭汤。

姜熙一边打开人参匣子,一边忐忑的问“妈,我爸不会突然回来吧”

姜妈笃定道“不会,你爸说了下午局里要开会,晚饭前不会回来的。”

姜熙一听,这才放心的点点头。

母女两个都背对着门口的方向,因此并未看到身后的门缓缓打开了。

“这是什么”身后声如洪钟的声音响起,两人都被吓了一大跳。彼此对视了一眼,皆看到了对方眼里的忐忑和解脱,然后一脸讪讪的转过身去。

姜幼白自是不知道现代家里发生的这些事。年节的脚步声越发临近,她和姜令月帮着梅氏准备过年的东西,还有料理与各家的人情往来,每日忙的脚不沾地。

直到到了大年三十的这一日,才真正的消停下来,也才知道姜熙被姜爸“严厉逼问”的事。虽心里表示同情,但与姜爸聊天时她还是坚定的表达了自己并未与其同流合污的立场。这才获得了姜爸的勉强原谅。

姜家人口简单,因此这个年也过的简便。一直到大年初三日,梅氏才带着三个儿女去了贾芸家。

出乎意料的贾芸家里并不狭小,虽比不得姜家新宅,但贾芸家只母子两个人住,倒也算得上宽敞。

亲戚见面,梅氏给了贾芸一袋子事事如意的银裸子,足有十两多。卜氏也不小气,也拿出准备好的银裸子给姜承宗兄妹。

姜幼白见手里的银裸子花纹精致、古意十足,不由新奇的拿在手里翻看。

贾芸见了,就笑着解释道“这是本家荣国府上为娘娘省亲打的,我瞧着好,便换了些来。三姑姑既喜欢,那就再好不过了。”

姜幼白听了这称呼不自在了一瞬,但还是笑着道“自然喜欢的,多些芸表侄费心了。”

贾芸听了笑着摆摆手,卜氏也显的很高兴。让贾芸带着姜承宗去家里逛逛。他家早年发迹过,这几年家生艰难,家里的宅子曾劈了一半卖给了族人,不过剩余的一半也还是很有看头的。

他们两人出去了,梅氏才笑着问道“都说你们家娘娘要来省亲,可是定下日子了”

说起这